拜占庭容错机制
Search documents
区块链正在重塑世界!比特币只是开始,新技术将颠覆传统金融体系
Sou Hu Cai Jing· 2025-10-17 07:49
小时候看古装剧总好奇,为啥古人再有钱也爱囤白银?后来才明白,这银子可不是随便印的。 银矿就那么多,挖一点少一点,不像官府发的银票,缺钱了就能多印几张,容易变废纸。 奥派经济学家非常认可这事,说最好的货币得像黄金白银那样"总量有限",凭本事赚来的钱才不会被滥 发货币稀释。 没想到几百年后,区块链货币把这逻辑玩明白了。 就拿比特币来说,总量死死定在2100万枚,挖完就没了,跟古代银矿的稀缺性一模一样。 但它比白银高级多了。你想啊,古代银子交易得称重验成色,还怕被偷;比特币就不一样,靠密码学保 护,存在分布式账本里,全世界的电脑都记着账,想改都改不了。 这就好比把每块白银都刻上独一无二的密码,分散存在各地,谁也没法偷偷造假。 不过我总觉得,比特币再神也得看大家认不认——古代白银能当钱花,是千百年传下来的共识;现在有 人把比特币当"数字黄金",可遇到市场波动跌得比股票还狠,这"共识"还是有点脆。 从纸上构想到全球资产 到1991年,两个密码学家搞出了"区块的链"雏形,给数字文件盖上个防篡改的"时间戳"。 就像给白银打上铸造年份,一旦刻上就改不了,这才有了区块链"不可篡改"的核心本事。 1997年更关键,有人发明了"工 ...
刘兴亮 | 极简区块链发展史
Sou Hu Cai Jing· 2025-10-14 10:49
奥地利经济学家米塞斯在其著作中曾经批判政府与央行过度增发货币,属于变相的抢劫行为,由于在经济流通体系中不断注入增量货币,但这些新增货币 的去向往往是政府、国有企业或其它体制内机构,导致被排除在外的民众手中的货币自然贬值,购买力下降,这意味着体制外围的人失去了一部分财富。 以此推论,他们认为货币发行权应该脱离政府而独立依附于完全自由的市场体系,其增发的原则必须依据几个因素,一是随着经济增长而经济体总量扩 大,以求得货币供给与商品和服务总量相匹配,维持货币的购买力相对稳定;二是经济体对外出口盈余,需要付出一部分货币来平衡因外汇到来而失去的 那部分本国货币。 此外,无论是加大国家投资推动发展,应对通货紧缩和市场衰退,抑或是政府增发赤字货币,都属于对多数民众财富的劫掠行为。 每个国家都有一家政府控制的中央银行,负责货币发行,只有美联储是独立于政府的货币发行机构,这保证了以黄金为本位的美元的流通效用。 在古代中国,中国以铜钱和银锭为硬通货,由于银矿的有限,就保证了银子的价格不会贬值,能够长期维持货币的购买力。虽然政府会发行钞票,但人们 仍然会贮藏银子,将之视为核心通货,比如国民党发行法币回收银元和黄金就曾导致钞票狂泻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