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文化智商
icon
Search documents
诺奖得主托马斯·萨金特:制度演进、开放信念与思想共生
(原标题:诺奖得主托马斯·萨金特:制度演进、开放信念与思想共生)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唐韶葵 上海报道 11月6日,第八届虹桥国际经济论坛"浦东与世界:共筑开放之路 共绘产业新图景"分论坛在国家会展中 心(上海)举办,该分论坛聚焦全球供应链管理中心建设、"引进来"与"走出去"双向互动等热点话题, 共同探讨浦东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角色和发展路径。 201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纽约大学教授托马斯·萨金特长期致力于制度与经济行为关系的研究。 基于对中美两国发展实践的观察,尤其是对浦东开放创新生态的实地感知,他从制度本质、文化互动、 开放价值等维度,分享了关于社会治理与全球合作的深刻洞见,为理解新时代的制度演进与国际协作提 供了独特视角。 制度的本质:演进性与环境适应性的统一 在萨金特看来,社会制度并非静态的规则集合,而是"一系列规范与人们相互行为预期的安排",是群体 共同遵循的行事模式,其本质深植于文化土壤之中。 萨金特以自身经历佐证开放对知识传播的价值,坦言其在人工智能、数据科学等领域的知识,多得益于 中国学者的传授启发。跨文化学术交流让他获得多元视角,推动认知动态更新,而这种"思想开放流 动",正是开放的核 ...
我在越南十年的感悟:派错领导,是中企出海失败的首要原因
Hu Xiu· 2025-09-12 02:42
在全球化的浪潮中,中国企业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走向海外:设立分支机构、收购企业、进入东南亚、 欧洲等新市场。在中资企业的海外化进程中,产品本地化和市场调研固然重要,但决定一家企业能否在 海外立足并实现长期成功的关键因素,其实是领导力。 派驻海外的领导者不仅是总部的执行者,更是公司文化的代言人,他们的管理方式直接影响跨文化融 合、员工参与感,以及最终的业务成果。结合我从中资国企越南分公司、欧洲外企越南分公司,直至建 立现在这家国内上市公司越南分公司的十余年海外职业经历,我想分享一些体会:什么样的领导者,才 能在复杂多变、文化多元的海外市场真正带领企业走向成功? 一、我的职业经历带来的启示 某中资国企越南分公司:高压独断式领导的局限 2014年2月,我被外派到该公司越南分公司做部门经理,原计划3年的外派合同我干了不到2年,在2015 年11月我就正式离职了。 在该公司的经历让我直观体会到"高压独断式管理" 的局限性。我当时的领导采取高度集权的管理方 式,决策权牢牢掌握在个人手里,所有指令都是自上而下传达,几乎不允许不同意见。公司氛围压抑而 谨慎,团队成员害怕发言,更别说提出新想法。 不仅如此,该领导经常挂在嘴边的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