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住宅终端

Search documents
距离人类理想的「栖息地」,还要几个三周年?
3 6 Ke· 2025-07-16 10:23
家装,向来不是性感的产业。它不像新能源汽车那样赚足了公众的重点关注,也不像AI那样拥有天花 板极高的叙事空间。对资本来说,它缺少足够的吸引力;而对创业者来说,它是一个准入门槛极低、标 准化极差的生意。 正因如此,在过去两年中,家装领域出现了一连串信任危机:住范儿暴雷、好好住关停、东易日盛被拍 卖……大众对于居住体验的需要,反而成为了一场关于信任、理性和技术底线的公共赌局,最终导向对 企业基本经营能力和长期主义精神的严苛考验。 而在这种动荡中,有一个名字格外"不合时宜":栖息地。 这家由前理想汽车总裁沈亚楠创办的智能住宅品牌,成立于2022年,一直主张"用造车的方式造家"。一 开始听起来像是科技人对生活方式的浪漫臆想,如今却在2025年行业信任塌方的当口,迎来了自己的三 周年。 这不禁让人想问:在行业纷纷"转身"的三年里,栖息地留下了什么?又坚持了什么? 不止是家装,而是住宅产品化的一次正名 三年前,当沈亚楠第一次提出要"造房子像造车",许多人听完的第一反应是"不太现实"。毕竟"装修"这 件事,听起来太土太散,没有科技光环,也没有产业链纵深,更像一个复杂但低端的服务业:靠包工 头、靠经验主义、靠用户自己踩坑成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