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下文化遗产保护

Search documents
提升水下文化遗产整体保护水平(博古知今)
Ren Min Ri Bao· 2025-07-25 22:02
海洋一直是人类文化活动的活跃舞台,各种文明在海洋上曾有过美丽的邂逅。 海上丝绸之路延绵2000多年,是古代东西方文明交流的重要桥梁。这条航线最后一直延伸到东非海岸, 全长1.4万公里,途经多个国家和地区,可称得上是古代最长的远洋航线之一,唐宋时期更是出现了"舶 交海中,不知其数"的盛况。而在公元10世纪到13世纪的近400年里,中国商船靠着先进的罗盘导航,乘 风破浪,横渡印度洋,最远到达波斯湾的尽头与非洲东部。借助季风,春夏之际,一队队商船,满载着 来自异域的物产,从印度洋甚至更远的地方驶来;秋冬之际,商船又将畅销世界的中国瓷器、铁器、茶 叶等运往西方。 我国有着辽阔的海域面积、绵长的海岸线和丰富的内陆水域,其中蕴含着种类多样、数量巨大的水下文 化遗产。这些水下文化遗产是中国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大量珍贵的古代信息。从上世 纪80年代开始,我国水下考古专业队伍成立,经过多年发展,中国水下考古工作已经由单一的水下考古 向全方位的水下文化遗产保护过渡。 每一艘远航却不幸沉没的古代船只,都相当于陆地考古的一个遗址,是那个时代高度浓缩的标本与"时 间胶囊"。通过捕捉信息,考古工作者可以再现真实可信的历史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