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染治理者造假

Search documents
污染治理者为何变成污染肇事者?该如何遏制“污染治理者造假”的行为?
Zhong Guo Huan Jing Bao· 2025-07-10 23:19
近年来,环境污染治理企业屡次出现污染环境的事件,其中还不乏上市公司或有国资背景的大公司。比 如,去年上半年,上市公司启迪环境下属云南昆明滇清生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因违规倾倒沼液,被昆明 市生态环境局罚款59万元;今年3月,高能环境发布公告称,其子公司重庆耀辉环保有限公司因将未经 处理的废水排入外部环境,被重庆市潼南区检察院审查起诉。作为环境污染治理者的环保企业,为何反 而成为了环境污染的肇事者呢? 笔者梳理近几年环保企业污染环境的案例发现,这其中既有直接弄虚作假的情况,也不乏借助高科技手 段隐蔽性作案的情况,而且有的违法行为性质非常恶劣,属于典型的知法犯法。这类事件多发,已引起 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并采取积极措施查处。但要从根本上遏制类似情况发生,还需要进一步加大力 度。 笔者分析认为,这些环保企业之所以违法违规,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一是法治意识淡薄。这类企业 多为一些小微企业,管理者的法治观念不强,漠视法律法规规定,一旦承揽到项目,就容易动"歪脑 筋"。二是企业自身技术实力不济。这类企业技术储备有限,没有"金刚钻",还偏要揽"瓷器活"。承接 到治理项目以后,当自身在某些工艺、设施方面达不到要求时,就会搞一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