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量真实
Search documents
马越然:面对“悬赏报恩”,平台不应弃守底线
Huan Qiu Wang Zi Xun· 2025-10-13 23:09
来源:环球时报 事实上,随着网民媒介素养提升,"剧本炒作"的引流效果正逐渐衰减。平台应认清这一形势,主动转变 激励策略,将重点从"短期流量"转向"培育长期价值"。相较于快速起号,深耕垂直领域、内容真实稳定 的博主才是平台生态的"压舱石"。凭借持续优质内容积累高黏性粉丝,他们可以带来稳定的广告合作与 用户留存。因此,平台应调整流量分发机制,将内容真实性、用户复购率、粉丝留存时长等长期指标纳 入激励体系,对炒作账号实施流量限流、收益冻结,对优质真实内容给予推荐加权,让"真实创 作"比"剧本炒作"更有回报。 与此同时,平台监管必须从"事后补救"转向"事前预防+事后严惩"。此次事件表明,平台审核的识别能 力依然有所不足,应通过建立"敏感剧情备案制"等方式进行提前拦截,以人工智能初审结合人工复核双 重把关。同时,对确认虚假炒作的账号,事后处理更需突破"禁言清粉"的局限,不仅要永久封禁,还应 追回其通过虚假内容获得的广告收益、直播打赏,甚至将违规主体纳入行业黑名单,实现"一次违规, 全域受限"才能彰显"零容忍"的态度。 平台的规则理应指向一种价值观:流量不是洪水猛兽,但流量的底色必须是真实。一方面,斩断"虚假 变现"的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