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消费金融合规
icon
Search documents
小米消费金融,有点奇怪
Ge Long Hui· 2025-06-04 10:14
通过小米消费金融的客服得知,小米消费金融的自营产品名为诚星借。 而诚星借又出现了十分神奇的一幕,在人脸识别之后,诚星借仅要求填写"居住信息及职业类型",对于 一般贷款产品必备的"收入情况、贷款用途和紧急联系人"等完全没有填写的页面。 2017年发布的《关于规范整顿"现金贷"业务的通知》(下称《通知》)要求:(各类机构)应全面持续 评估借款人的信用情况、偿付能力、贷款用途等,审慎确定借款人适当性、综合资金成本、贷款金额上 限、贷款期限、贷款展期限制、"冷静期"要求、贷款用途限定、还款方式等。不得向无收入来源的借款 人发放贷款,单笔贷款的本息费债务总负担应明确设定金额上限,贷款展期次数一般不超过2次。 那么收入、贷款用途等信息,小米消费金融均未获取,它是如何"全面持续评估"、"审慎确定"的呢?甚 至于,如何确定借款人有无收入来源? 换言之,它涉嫌违规了吗?还真不好说。 很疑惑,小米消费金融的产品是什么?官网竟没有披露,只有一个公众号二维码。 作者关注该账号,并尝试申请后出现了奇怪的一幕:仅对特邀用户开放申请。 官网披露的借款渠道仅对特邀用户开放申请,那非特邀用户该去哪里申请贷款? 1、 2、 在填写信息后,诚星贷 ...
消费金融须坚守初心合规经营
Jing Ji Ri Bao· 2025-06-02 22:04
近期,消费金融行业的业务投诉量增多。天眼查司法案件信息显示,整个消费金融行业涉诉案件与以往 相比有上升趋势,多数案由涉及金融借款合同纠纷,催收行为不当。 有不少用户在网上吐槽个别消费金融机构的服务——"才逾期半天,通讯录里的联系人就遭到暴力催 收";"本想通过以旧换新的方式提前换一部新手机,贷后却因过高的收费标准和拖沓的金融服务而闹 心";等等。这些网络留言集中反映出部分用户在使用消费贷后的体验并不称心,说明用户的权益没有 被重视,反而正被点滴蚕食。 消费金融公司从设立之初,就明确其定位不吸收存款,主打为个人提供以消费为目的的贷款。此类非银 机构与银行形成"补位"发展,共同构筑我国消费金融多元化体系,满足更多长尾客群的需求。随着消费 金融融资和消费信贷供给量的增大,部分消费金融机构把初心抛在脑后,也让自身深陷投诉激增和服务 体验恶化的泥潭,制约了持续健康发展。 从整体来看,消费金融行业在提升服务质效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消费金融机构须加强合规经营, 坚守金融服务初心。 切实畅通消费者投诉处理机制。消保机制反映一家机构对待用户的态度,不能形同虚设,不能遇到消费 者投诉就踢皮球、走过场,更不能暴力催收。最新实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