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灰色地带战术
icon
Search documents
美西方又盯上中国深海活动,亮出了这“三板斧”
Guan Cha Zhe Wang· 2025-06-07 01:48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穆嘉昊】 近日,墨尔本大学澳大利亚—印度研究所研究员萨缪尔·巴什菲尔德与奥斯卡·尤尔滕在亚洲海事透明倡 议(AMTI)网站发布报告,指责中国制造商在通信电缆、油气管道等海底基础设施建设占据了重要地 位,这会威胁此类设施安全。 为了应对所谓"威胁",报告建议印太地区的沿岸国家利用"四边安全对话"机制(QUAD),沿用欧洲应 对波罗的海海底基础设施危机的"经验",增强海底基础设施的"韧性"并合作保障"数据安全与完整"。 西方智库渲染散播海底基础设施保护的"中国威胁论"并非新鲜事。今年3月,"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开展 2025年技术更新后的首次装备试验任务。潜航员齐海滨接受采访时介绍,本次技术更新的重心在于水下 作业设备,深海试验任务重点提升水下作业效能。 面对正常的深海科研活动,美国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CSIS)将"蛟龙"号称为中国用作"海底电缆 切割"的潜航器,斯洛伐克中欧亚洲研究中心(CEIAS)更是将本次任务称为海底基础设施的军事化趋 势。 翻阅过往记录,不难发现西方批评中国深海活动的"三板斧"。首先,中国的深海科研、商业活动常被冠 以"不良目的",或指称深海载人潜水器参与海底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