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生物组织透明化
icon
Search documents
清华大学发表最新Cell论文
生物世界· 2025-08-12 00:00
撰文丨王聪 编辑丨王多鱼 排版丨水成文 不同尺度的生物结构无缝整合以执行基本功能。尽管已开发出多种组织学方法来揭示这些复杂的结构,但在保持大体积架构完整性的同时以高分辨率揭示微观结 构,仍是一项重大挑战。 2025 年 8 月 11 日,清华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 苑克鑫 教授团队在国际顶尖学术期刊 Cell 上发表了题为: VIVIT: Resolving trans-scale volumetric biological architectures via ionic glassy tissue 的研究论文。 该研究首次提出并验证了一种全新的生物组织处理方法—— VIVIT , 实现了组织在玻璃态下的高保真三维成像 。VIVIT 同时突破了组织透明化领域的三个技术瓶 颈:透明与无形变不能同时实现、荧光信号衰减、不兼容无损冷冻保存与切片,为包括脑科学在内的基础研究、病理分析、AI 辅助诊断等应用打开了新的空间。 在这项最新研究中,研究团队开发了 基于玻璃态离子液体溶剂的全尺度生物结构三维成像技术 (VIVIT) ,这是一种利用离子液体化学特性的三维组织学方法, 首次实现了将不透光的生物 组织 在低温下转变为 ...
全球首创技术让生物组织变为“玻璃态”
Ke Ji Ri Bao· 2025-08-11 23:55
基于该项全球首创技术,团队在国际上首次实现单神经元水平"输入—输出"的准确链接,为深入解析脑 功能的神经环路机制提供了新的机遇。结合团队自主研发的重建算法,VIVIT技术还可构建从亚细胞到 全器官的三维图谱,精准再现包括细胞器、神经突触在内的精细结构和位置,为各种器官绘制纳米级三 维立体"画像"。 (文章来源:科技日报) 为了兼顾透明和无形变,团队开展跨学科研究,自主研制出高折射率的离子液体。"基于该离子液体, 我们开发了整套VIVIT组织透明化处理技术,首次将不透光的生物组织在低温下转变为'玻璃态'。"苑克 鑫介绍,玻璃态的样本不会由于形成冰晶对组织造成机械性损伤,可在-80℃下长期保存,随用随取。 论文中展示了啮齿类、非人灵长类和人类脑组织经处理后,神经突触等亚细胞级精细结构在显微镜下均 清晰可见。团队还发现,离子液体处理后的样本经荧光染料染色后,其信号强度可提升2—30倍。这为 跨尺度进行三维数据获取与空间重建奠定了坚实基础。 11日,清华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苑克鑫教授团队全球首创的生物组织透明化处理方法登上国际期刊 《细胞》杂志。该方法能将不透明的生物组织转变为"玻璃态",便于显微镜等设备对组织内部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