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视频恶意营销

Search documents
短视频营销不容有假
Jing Ji Ri Bao· 2025-07-12 22:20
消费公众同情心的摆拍、以"科学解读"之名散播谣言、打造低俗人设……作为当下热门的传播形式之 一,短视频激活了一池春水,为众多主播带来了可观收益,也引得不少人因利相争,为追逐流量不择手 段。近日,北京等地通报了开展"清朗·整治短视频领域恶意营销乱象"专项行动的成果,有力净化了网 络空间,对短视频恶意营销乱象起到了有效震慑。 面对短视频恶意营销,必须坚持"露头就打",采取有力措施持续形成高压态势。还要不断健全完善内容 筛选机制,丰富审核管理技术手段,用更多"预防针"减轻整治打击的压力。短视频平台应更多承担起主 体责任,明确审核和处置标准,强化重点环节内容管理,完善标签标注功能,健全算法推荐和流量分配 规则,遏制违法违规内容的传播。同时,应加强对创作者的引导,避免流量成为唯一导向,提高创作者 的法律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广大网民也应积极参与到网络空间的治理中来,提高自身的媒介素养和甄别能力,不轻信、不传播未经 证实的信息。对于恶意营销等违法违规行为,应及时向平台或监管部门举报,共同守护好网络空间。 (文章来源:经济日报) 短视频恶意营销行为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令人防不胜防,危害不容小觑。不论是"编故事"还是打"擦 边 ...
炮制“卖惨”剧本 短视频恶意营销瞄上外卖骑手
Zhong Guo Qing Nian Bao· 2025-06-23 23:17
日前,在繁华的广州街头,一名身着黄色工服的外卖骑手突然倒地,路人纷纷上前施救。然而几分钟 后,一则"单王倒下身亡"的视频在网上传播,引发广泛关注。6月7日,美团相关负责人表示,该骑手是 因低血糖晕倒,身体无恙。这名骑手目前的配送单量在站点里并非"单王",属于中低水平,公司将通过 法律手段维护骑手权益。面对"被身亡"的恶意造谣,骑手本人已报警。 近来,造谣者屡屡将镜头对准外卖骑手等新就业群体:有人休息片刻被渲染成"猝死",有人阳台小憩被 扭曲为"跳楼"……这些经过编造的虚假"悲情场景",不仅伤害个体尊严,更侵蚀社会信任。 近日,各地网信部门深入组织开展"清朗·整治短视频领域恶意营销乱象"专项行动,指导短视频服务平 台以及提供短视频功能的平台从严整治恶意营销突出问题,其中特别提到要聚焦恶意虚假摆拍问题,包 括打造悲惨人设、假冒新就业群体身份、虚构"苦情"戏、利用公众善意卖惨营销等,并依法依约处置了 一批违法违规账号。 清华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新媒体研究中心2024年12月发布的《灵活就业类谣言传播机制与治理路径研究》 报告显示,涉"骑手、网约车司机"谣言年增长率超过150%。其中,涉"骑手"相关谣言较多,在灵活就 业 ...
是励志网红,还是剑走偏锋
He Nan Ri Bao· 2025-05-01 08:11
前几年就发生过这样的事,一些自称刑满释放的主播,打着浪子回头的旗号,经营励志网红的人 设。红星新闻曾报道过一件事,一个刑满释放的主播通过卖惨吸引了不少粉丝,然后他就向女粉丝推销 卫生用品,后来被人发现,他曾持刀强奸不到15岁的女性受害人。这件事曾震惊了很多人,也恶心到了 很多人,为什么直到现在还有人同情心泛滥,非要支持网络主播用违法犯罪经历去赚流量呢? 到底是励志网红,还是剑走偏锋?据极目新闻报道,四川绵阳女子卿晨璟靓,最近引发了舆论关 注。其实,这是卿晨璟靓第二次上热搜了。第一次是2018年她因诈骗被通缉,由于相貌出众,被一些网 友称为"高颜值通缉犯"。刑满释放之后,卿晨璟靓摇身一变成了网络主播,她在节目里多次提及狱中生 活细节,甚至以"大牢出来的女人""最美酒托"为直播主题,诱导网友付费进群听故事。 很快,卿晨璟靓被平台封禁,平台发文解释,禁止以监狱服刑、违法犯罪经历为噱头博取流量、不 当获利。没想到,一些人出面打抱不平,有人说,她已经为犯罪行为付出了代价,为啥不让人家直播? 有人说,人家既然出来了,为啥不能说说里面的故事?还有人说,为啥不能给人家一条生路,何必把人 往绝路上逼? 这些留言让人诧异,共情是 ...
矫正短视频“短视”之弊
Guang Zhou Ri Bao· 2025-04-16 19:33
记者从中央网信办获悉,为进一步深化短视频恶意营销问题治理,营造清朗网络空间,自4月15日起, 中央网信办开展为期3个月的"清朗·整治短视频领域恶意营销乱象"专项行动,从严打击恶意虚假摆拍、 散布虚假信息、违背公序良俗、违规引流营销等恶意营销乱象。 恶意营销,劣迹斑斑。有的穿件白大褂,就胆敢假装医生侃侃而谈;有的打着"助农""扶贫"的幌子, 以"催泪"催人下单;有的夸大渲染家庭矛盾、职场冲突,挑动对立;有的以"户外搭讪"等方式进行骚 扰;有的自封"维权斗士",发布虚假测评;有的以"中医养生"为饵,诱骗老年人消费;有的靠标题党、 假画面,甚至借助AI来生产散播虚假消息……诸多乱象,令人触目惊心。 截至2024年12月,我国短视频用户规模达10.4亿人,覆盖超九成网民。如此规模、体量,决定了恶意营 销带来的负面影响不可估量。从传播谬误、散布偏见到制造焦虑、拉踩引战,从消费欺诈到坑蒙拐骗, 一个个"短视频剧本"为了流量剑走偏锋,什么辣眼就编什么,冲击公序良俗,逾越法规红线,毫无底线 可言。通过专项行动重拳治理,势在必行。对此,有何期待? 要"斩草"。乱象之乱,早已显而易见。要聚焦重点,从严处置处罚,尤其对存在突出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