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赋能生态保护

Search documents
“铁塔+无人机+AI”破解生态保护难题 绘就水韵江苏“数智新景”
Yang Shi Wang· 2025-10-08 03:50
"湖区东侧发现疑似捕鱼行为,请及时处置!"近日,江苏泰州兴化市得胜湖湿地景区管理人员胡顺森的手机 响起提示音,他立马赶赴现场开展处置工作。初秋的早晨,得胜湖湖面雾气渐散,一架无人机自湖畔通信基站机 房顶端的自动机舱中平稳起飞,开始每日首次巡航。与此同时,安装在35米高景观塔上的激光云台摄像头缓缓转 动,将4K高清画面实时回传至智慧监管平台。 "现在哪怕深夜有人划小船进保护区,AI都能识别并告警,"项目负责人指着智慧大屏介绍道,"系统不仅能自 动判别盗捕盗猎、非法闯入等7类行为,还可一键派单至管理人员的手机端,处置效率提升超90%。"目前,该项 目已覆盖湖区全域及5个主要出入口,一举解决了地方农文旅部门在生态保护、安全管理、违规治理等方面的多重 诉求。 得胜湖湿地景区总面积达2.7万余亩、三面环水、草荡密布,既是里下河地区重要的湿地生态屏障,也是候 鸟、鱼虾蟹等生物的重要栖息地。然而,广阔的水域面积与复杂的地形条件,长期以来给景区监管带来挑战—— 传统人工不仅巡检耗时耗力,还曾长期面临"看不到、管不全、反应慢"的困境,无法及时发现和制止盗捕盗猎等 违法行为,生态保护与安全管理压力突出。 如何破解困局,江苏铁塔给 ...
科技赋能守护“国宝”栖息地 打造“智慧脑”守护绿色家园
Yang Shi Wang· 2025-08-21 08:23
欢迎大家来到大熊猫国家公园王朗片区,这里是四川乃至中国第一批以大熊猫及其栖息地为主的自然保护区,这里也是中国最早 引入红外相机对野生大熊猫进行观测的地方。 专家表示,过去保护大熊猫,更多地关注,比如说它的本身。现在理念发生变化,为了保护它的栖息地,追踪监测栖息地的质量 及其变化,从而达到对大熊猫的保护,科技赋能。 这套"天空地"一体化协同监测体系由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北京大学、大熊猫国家公园王朗片区共同 搭建完成,旨在研究大熊猫国家公园栖息地生境质量变化,为大熊猫栖息地监测和保护管理提供支撑。 央视网消息:记者从国家林草局了解到,未来三年,我国将构建"天空地"一体化监测体系,实现国家公园重点区域野生动物常态 化精准识别和实时感知,全面提升国家公园智慧化、精细化管理水平。作为全国首批设立的国家公园之一,大熊猫国家公园正在进行 这项工作的探索。来看总台记者的探访。 通过一年半的研究监测,科技人员绘制出了一个360度无死角,精确到每一棵树的大熊猫国家公园样本栖息地的三维模型,还首 次将大熊猫原始栖息地的森林结构进行了热成像立体分析。 CCTV 13 CTN > Com 5 444 全自动叶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