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科技赋能评级
icon
Search documents
信用评级行业迎深度重塑:从“服务发行人”转向“服务投资人”
自2021年取消强制评级政策落地以来,评级机构间的竞争格局悄然生变。信用评级行业逐步走出"政策 驱动"阶段,迈入"市场导向"新周期。头部机构竞争格局趋稳,评级服务更加多元、专业与技术化。 据上海证券报记者不完全统计,2022年一季度,14家评级机构共承揽债券产品1879只,同比下降 23.65%。中诚信国际以35.5%的市占率居首,联合资信(22.99%)、上海新世纪(13.41%)等机构分列 其后。2023年一季度,债市回暖带动评级需求反弹,债券承揽数量大幅反弹至2395只。联合资信市占率 达30.1%,首次超越中诚信国际(28.14%),跃居榜首,一度形成"双雄争霸"的竞争格局。 进入2024年一季度,行业再度调整。评级机构承揽债券数量小幅回落至2246只,但对非金融企业类主体 评级数量大幅上升,显示出评级服务需求更加结构化。中诚信国际重新夺回领先优势,市占率升至 34.01%,联合资信则降至26.02%。 2025年一季度,评级机构数量增至15家,承揽债券数量达2609只。中诚信国际以33.92%的市占率稳居 龙头,联合资信占比进一步下滑至20.9%,差距拉大。头部六大机构合计市占率已超90%,行业"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