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单产提升

Search documents
琼海早稻屡创高产纪录
Hai Nan Ri Bao· 2025-06-23 02:01
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陈子仪 "我们又刷新纪录了!"近日,在琼海市嘉积镇龙寿洋,琼海邦禾农机专业合作社工作人员正在进行 田间实收测产。此次测产让合作社负责人黎学冕颇感骄傲,由该合作社种植的早稻最高亩产达1710斤, 平均亩产超1300斤。与当地普通农田相比,单产提高了近300斤,刷新了琼海早稻亩产的历史纪录。 5月初以来,琼海稻田接连传来好消息。从万泉镇文台洋的水稻亩产1585斤,到嘉积镇龙寿洋的水 稻亩产1640斤,如今水稻单产再破新高。琼海在粮食单产提升上有何诀窍?近日,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在琼海探寻高产密码。 谁来种? 壮大主体 撂荒地变高产田 最高亩产达1710斤,平均亩产超1300斤 琼海早稻何以屡创高产纪录? 收割、脱粒、打包、称重……6月3日,记者来到万泉镇丹村收稻现场,伴随着机器的轰鸣声,一台 台收割机在广袤的田间地头来回穿梭,大片稻穗被揽入"怀中",粉碎的稻秆枝在身后飞扬。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提高单产,选择优良品种是关键也是基础。今年,经过严格的筛选和评 估,我们最终确定种植两个品种——玮两优钰占和特优131。"海南省乐农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向记 者解释道,在启动大规模种植之前,该公司 ...
万亩玉米“吨粮”计划,助力我国粮食主产区粮食安全
Xin Jing Bao· 2025-05-13 06:05
侯家营子地处黄河"几字弯"地带,年均降水量不足340毫米,灌溉节水是这里农业生产绕不开的"底 线"。2022年,陈玉亮和中化农业MAP即现代农业技术服务平台的同事们来到达拉特旗建立示范农场种 植玉米,他们尝试通过"土壤检测、选种播种、精准灌溉、高效水肥、综合机收、数字化管理"的玉米种 植全生命周期管理模式,提高当地玉米单产。 侯家营子示范农场就成了他们的"综合试验田"。当地缺水,那就先从水资源利用上下功夫。今年春播一 开始,播种机、滴灌带协同运行,种子落入田间后,灌溉随后"跟上脚步"。 "一亩地浇多少水,施多少肥,不是凭经验拍脑袋,而是数据在说话。"陈玉亮介绍,侯家营子农场率先 引进国际先进滴灌系统,结合中化农业MAP创建的玉米灌溉决策模型,在北方规模化农田中率先实现 小流量精准灌溉,能定时定量将水送到作物根部。"我们会为每块田定制施肥方案,根据它们不同的生 长期,以及墒情、苗情和天气变化等,动态调整水肥补给节奏。作物生长的关键阶段,我们还会通 过'一喷多促'精准补充微量元素和调节剂,为玉米稳产增产提供充足养分支撑。" "在玉米生长的5个关键环节,我们集成了16项技术,可以精心把控每个细节。预计7天左右,就能 ...
良种良技良机绘就“现代春耕图”
Liao Ning Ri Bao· 2025-05-12 02:01
法库的4.81万亩玉米项目区,有28个千亩核心示范区、2个万亩超级核心示范区、1个百亩攻关试验 区,辐射10万亩粮食种植面积。崔兴震是种粮的好把式,他的地块承担攻关试验和核心示范双重任务: 东单1331、良玉99、宏硕899等20余个优质高产品种精准对比,"二比空""大垄双行"等技术模式集成示 范,技术专家也"实时在线"。 "出发!"近日,在沈阳市法库县依牛堡子镇崔家屯村的缓坡地上,种粮大户崔兴震大手一挥,5台 大型播种机轰鸣次第出发,开沟、施肥、下种、压实……沈阳全国玉米绿色高产高效行动示范县项目开 犁了。 "播两根垄,空一根垄,通风、透光,还养地。"今年,崔兴震共种植4000亩玉米,其中2000亩项目 区全部采用"二比空"栽培模式。在垄间,他笑呵呵地说,"株距从清播的9寸变成现在的6寸,还是4080 个埯儿。别看1/3的土地'轮休',苗一株也不会少,产量不减反增!" 粮食作物单产提升,既关系国家粮食安全,也关系农民的腰包。作为全省产粮大市,沈阳市在去年 实施粮食优质示范区建设项目的基础上,今年启动全国玉米、大豆、水稻绿色高产高效行动示范县项 目,覆盖面积达48.16万亩。 在项目区,亮相主导品种、主推技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