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强农

Search documents
琼海早稻屡创高产纪录
Hai Nan Ri Bao· 2025-06-23 02:01
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陈子仪 "我们又刷新纪录了!"近日,在琼海市嘉积镇龙寿洋,琼海邦禾农机专业合作社工作人员正在进行 田间实收测产。此次测产让合作社负责人黎学冕颇感骄傲,由该合作社种植的早稻最高亩产达1710斤, 平均亩产超1300斤。与当地普通农田相比,单产提高了近300斤,刷新了琼海早稻亩产的历史纪录。 5月初以来,琼海稻田接连传来好消息。从万泉镇文台洋的水稻亩产1585斤,到嘉积镇龙寿洋的水 稻亩产1640斤,如今水稻单产再破新高。琼海在粮食单产提升上有何诀窍?近日,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在琼海探寻高产密码。 谁来种? 壮大主体 撂荒地变高产田 最高亩产达1710斤,平均亩产超1300斤 琼海早稻何以屡创高产纪录? 收割、脱粒、打包、称重……6月3日,记者来到万泉镇丹村收稻现场,伴随着机器的轰鸣声,一台 台收割机在广袤的田间地头来回穿梭,大片稻穗被揽入"怀中",粉碎的稻秆枝在身后飞扬。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提高单产,选择优良品种是关键也是基础。今年,经过严格的筛选和评 估,我们最终确定种植两个品种——玮两优钰占和特优131。"海南省乐农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向记 者解释道,在启动大规模种植之前,该公司 ...
苏州市召开2025年乡村振兴“一县一片”互比互看调研活动总结会
Su Zhou Ri Bao· 2025-06-17 22:08
会议指出,要推动乡村建设常态长效。深化"抓两头、促中间"机制,着力提高建设管理运营水平。 高标准优化策划设计,提升乡村整体设计感。打造乡村宜业空间,实施乡村创客"十百千万"培育工 程、"乡村主理人共创计划",评选金牌农创客,持续开展"送技下乡"服务。要加强资源盘活运营,发挥 国资平台支撑作用,引入市场化、专业化、年轻化运营商和创意创新团队,推动乡村实现良性运转和自 我盈利。 会前,刘小涛、吴庆文率队到张家港市长江古镇古村片区、常熟市"滨河智谷"农业科创发展片区、 太仓市太昆常协同区生态循环农业片区、昆山市"稻果花香丰稔江南"稻菽丰稔片区、吴江区水乡示范 (环鼋荡)片区、吴中区"雪海花香·苏作渔港"福香(苏作)片区、相城区"江南吴韵稻香田园"北太湖 片区、苏州高新区太湖畔·漫享"科"村片区,进行了调研。 相关市领导,涉农县级市(区)和市有关部门主要负责同志等参加。 6月16日,我市召开2025年乡村振兴"一县一片"互比互看调研活动总结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 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聚焦"三基三主",高水平建设农业强市,加快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市委 书记刘小涛主持会议并讲话。市长吴庆文、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李亚 ...
财政12亿元赋能农业社会化服务
Su Zhou Ri Bao· 2025-06-12 00:26
苏州与中国农科院共建华东农业科技中心(苏州),市、县两级财政计划投入2.5亿元,打造"政产 学研用"协同创新平台。截至今年5月,该中心已累计入驻科创团队12支,累计孵化农业科技企业12家。 记者从苏州市财政局获悉,近年来,苏州市级财政立足"科技强农、产业富农、改革助农"三维发 力,赋能全链条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驱动农业现代化提质增效。据统计,2021至2025年苏州累计 投入超12亿元财政资金,系统破解农业生产效率低、产业链条短、抗风险能力弱等痛点,为打造新时代 鱼米之乡苏州样板提供硬核支撑。 科技强农,财政资金如何保障护航?苏州财政聚焦种业振兴行动突破、农业科技中心建设和智能装 备体系升级三个重点,助力打造现代农业创新极核。 针对种源"卡脖子"难题,苏州建立"良种补贴+产学研创新"双轮驱动机制。实施稻麦良种普惠工 程,年统筹3500万元资金实现主栽品种全域更新,推动镇麦18、扬麦29系列等高抗病性品种覆盖率达 95.9%,带动单产提高2%以上;年度投入300万元专项资金,携手南京农业大学等高等学府及研究机 构,共同攻克种业研发难关,2024年累计展示评价新品种(系)22个,新品种示范方显著高于大面积生 ...
阜阳:百亿江淮粮仓破解“农字号”提振密码
Xin Jing Bao· 2025-05-23 05:23
椿树村的有机黑土豆、曹寨村的五谷杂粮、姜堂村的土鸡蛋、梅寨村的芥菜丝……今年"五一",位于安 徽阜阳市颍泉区宁老庄镇富民村的城野露营基地,焕新升级后惊艳亮相,集结众多"乡土好物"的供销大 集(000564),尤其受欢迎。据统计,假期期间,营地累计接待游客5万人次,营业总收入超百万元。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明确提出,"多措并举促进农民增 收""持续实施农业品牌精品培育计划""因地制宜发展民宿经济"。近年来,阜阳市锚定加快建设区域性 农业强市目标,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为引领,不断创新农业农村工作打法、战法,一幅幅产业 兴、村庄美、村民富的新画卷正徐徐铺展。 科技赋能 粮食产量连续17年超百亿斤 立夏时节刚过,走进阜阳市太和县旧县镇的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与集成示范基地,千余亩麦田一望无际, 泛着层层绿浪。"看这麦穗颗粒多饱满,再过20天就全部熟了,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基地党支部书 记、太和县淙祥现代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徐淙祥随手掐下一颗麦粒,搓了搓递给记者。 72岁的徐淙祥与种地打了一辈子交道。他潜心钻研农业技术,与高校、科研院所等开展合作,进行小 麦、玉米、大豆等作物 ...
苏州出台科技强农行动计划
Ke Ji Ri Bao· 2025-05-20 05:30
大会同步发布的《关于促进苏州市科技强农的若干措施》,列出了政策落地落实的具体支持举措。 该文件聚焦种源保护品种创新、耕地质量保护提升、高端农机装备研制、"AI+农业"大模型建设等12个 关键领域,加大政策扶持与资金投入。 为支持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大会还发布了2025年度苏州市科技强农"揭榜挂帅"攻关项目指南, 包括"阳澄湖大闸蟹耐高温新品系选育"和"稻麦两熟农田提产增汇与控量增效协同技术体系研发与应 用"两个重点项目,以及涉及生物育种、高端农机、智慧农业3个专题的18个面上项目。 在"长周期、重技术"的农业赛道上,如何用耐心资本培育更多"慢生长"的"硬核"科技项目,同样是 苏州政策引导的重要组成部分。苏州首个专注农业科技领域的创投基金——苏州农业产业科创投资基金 也在此次大会上亮相,总规模20亿元。与传统农业基金不同,该基金的投向聚焦在高端农业智能装备、 现代生物育种科技、农产品精深加工等前沿领域。 科技日报讯 (记者张晔)在日前举行的2025苏州科技强农大会暨农业前沿科技成果展示对接活动 上,江苏省苏州市出台一系列科技强农举措,通过政策引导、机制保障、金融支持形成合力,着力打通 从创新到产业的转化链条。 ...
聚焦五类人才 苏州市出台政策实施“科技强农”行动
Su Zhou Ri Bao· 2025-05-18 00:33
到2027年,苏州将培育现代"新农人"5000名以上。根据新出台的《苏州市现代"新农人"培育实施意 见(2025-2027年)》,我市将加快培养一支能托起农业、发展农村、引领农民的现代"新农人"队伍。 为保障政策落地见效,苏州将加大扶持力度,推动财政税费优惠、创业补贴、用地用电用水等现有 政策落实落地。同时鼓励各地在子女教育、医疗养老保障等方面制定配套政策,解决乡村人才后顾之 忧,营造良好的乡村人才培育氛围。 通过三年努力,苏州将基本形成乡村人才振兴的组织体系、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让更多"新农 人"在苏州广袤农村大地上施展才华、实现价值,为加快建设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新时代鱼米之 乡提供强有力支撑。 为确保培育目标顺利实现,苏州将着力构建五大平台体系。在农业科创平台建设方面,将培育农业 科技创新载体60个;在农村创业平台打造上,将认定市级乡村创客孵化园区10个;在教育培训平台方 面,将建成"新农人"实践所60家;在农技推广平台方面,将实现每千名农业从业人员配备10名专业人 才;同时还将建立完善的人才服务平台,为乡村人才提供动态跟踪与精准服务。 在创新工作机制方面,苏州将推出一系列有力举措。创新乡村人才招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