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红色故事
icon
Search documents
醒木一拍故事来!门头沟教师用评书激活历史
转自:北京日报客户端 "平西后辈意气昂,文化引领见担当。老区新谱红旗颂,山人小调大华章……"一段定场诗后,张董把醒 木一拍,开始了《评说京西风云》的说讲。 这不是普通的说书,台上身着红色长衫、手持折扇的张董,也不是专业的说书人。这是门头沟区委党校 的一堂课,张董是党校的教师。 就这样,原本单一零散的红色人物和故事被巧妙串联起来,历史变得更加丰富饱满。2018年,一份7万 多字的门头沟区红色故事汇编完成,这份详细的故事汇编资料被区委党校纳入党员教育的课程设计中。 党课为什么要这么讲?张董向记者慢慢道出原委。 张董的老家斋堂川马栏村,是有名的红色革命圣地。1939年,时任120师副师长的萧克司令员背负开辟 冀热察抗日根据地的重任,从延安翻山越岭来到了马栏村。那时,张董的姥爷还是个孩子,参加了抗日 救国儿童团。常听长辈讲述抗战故事,红色种子悄悄在张董心里扎下了根。 在党校当老师时,张董面临着一个重要课题:在传媒发达的新时代,如何让家乡新一代党员了解、学习 本土抗战故事,体会、传承抗战精神。"特别是在这个'7秒吸引时代',如果不能在极短时间内吸引受 众,再优质的内容也可能被划过了。" 张董开始认真琢磨这个问题。 张董 ...
“我要再加把劲,让红色故事更好流传下去”(时空对话)
Ren Min Ri Bao· 2025-05-21 22:12
高维田身着军装敬礼。 史九永摄 早上6点,家住安徽省天长市广陵街道翠微巷的老人高维田便起了床。吃过早饭,高维田拎起浇水壶, 缓步走向院中,开始打理起自家菜园。几平方米的菜地里,种满了茄子、黄瓜、辣椒等蔬菜,老人一边 浇水,一边仔细观察有无杂草、枯叶,这个习惯他已坚持多年。 "黄瓜长势不错,再过几天就可以摘下吃了。"高维田笑着说,"忙碌了一辈子,现在依旧闲不下来,管 理菜园不仅能锻炼身体,还能愉悦心情。" 这位忙于种菜的老人,年轻时是一名新四军战士。1925年9月,高维田出生在天长金集镇,再过几个月 他就将年满百岁。如此高龄,老人依旧身体硬朗,精神矍铄,思路清晰。跟记者谈起抗战往事,高维田 便把菜放在一边,打开了话匣子。 参军为何选择新四军? "新四军帮助穷人,对待老百姓态度很好,还能经常打败日本鬼子" 高维田向天长市金集中学学生赠送书籍。 陶晓明摄 年少时期,高维田一家过着清贫的日子。有一回,高维田和自己的3个朋友在一块时,谈起来:"我们老 百姓辛辛苦苦,还饿着肚子,被日本人欺负,这是什么道理?"4个小伙子一合计,决定一起去参军。 当时,金集镇附近有国民党军队和新四军,高维田率先提议要加入新四军。"新四军帮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