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网络心理诊疗
icon
Search documents
网络心理诊疗究竟“助娃”还是“坑娃”?
Xin Hua She· 2025-06-26 06:00
近年来,在网络直播间、短视频平台上,一些主播自称"心理咨询师""家庭教育师"等,宣称可以"解决儿童青少年心理问题"。 这样的网络心理诊疗,在专业的心理医生看来,是将医学诊疗过程绝对化、简单化,容易引发家长出现自我否定、焦虑恐惧等情绪,产生不必要 的心理负担。 一般而言,心理疾病须由具有执业资格的专业人员根据诊断标准进行判断,医生要综合考量症状的严重程度、持续时间、既往史、刺激因素等, 还要与其他疾病进行辨别,这既要求专业知识,也需要临床经验。 随着科普与宣传的深入,儿童青少年心理问题日益受到重视。然而,对于许多不具备专业知识的家长而言,容易对网络上一些说法信以为真,此 类直播间和短视频评论区不乏家长的求助留言。 宋女士说,她的女儿与同龄人相比较为内向,不爱说话,不爱交朋友,遇到挫折容易较长时间陷在悲伤情绪中。家人为此感到担心,于是她在刷 到几位心理博主的直播间和视频后,购买了"心理训练课程"和"心理训练营"项目。 像宋女士一样的情况并不鲜见。记者调查发现,一些"网络心理诊疗"的视频和直播,先以ADHD(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抑郁、焦虑、厌学等 热门话题吸引关注,通过一系列的话术激起需求后,再推销课程、保健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