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消费治理

Search documents
成都互联网法庭发布网络消费治理白皮书
Sou Hu Cai Jing· 2025-06-19 22:51
封面新闻记者 宋潇 实习生 姚媛媛 白皮书指出,纠纷高发源于四大问题:平台资格审核流于形式,如杨某诉某科技公司案中,平台允许实际经营者与营业执照不符的商家入驻;格式条 款"暗藏陷阱",某科技公司单方面变更演唱会时间并以"不退不换"拒绝退款被法院认定无效;商家处罚失衡,部分平台划扣违约金、封禁账户等措施超出 合理范围;自营平台身份披露模糊,王某诉某供应链公司案中,平台未显著标识第三方商家,导致消费者混淆。 系统治理:构建多元共治新格局 针对上述痛点,白皮书提出系统性对策建议:一是构建网络消费健康发展新生态,由行业协会牵头制定直播带货等新业态标准,打造智能化数字契约,建 立动态信用评级体系;二是压实平台责任,鼓励平台完善自治规则,搭建"AI客服初筛—平台调解—第三方评估"的三级解纷漏斗,前置化解纠纷;三是强 化标准引领,健全全周期治理机制,推动"标准+认证"市场化驱动;四是完善多元解纷体系,联动监管部门、电商平台及消费者权益保护组织,通过司法 建议、公益诉讼等方式提升服务效能,严惩网络欺诈等违法行为。 成都互联网法庭同步发布涉网络消费治理五大典型案例,涵盖资质审核、格式条款、违约金调整等典型场景,为行业治理提供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