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守恒定律

Search documents
认识罗蒙诺索夫
Ren Min Ri Bao· 2025-06-19 21:51
如果奔赴一场俄罗斯之旅,除了熟悉的《天鹅湖》和《喀秋莎》、普希金和托尔斯泰,你还会遇到谁? 米哈伊尔·罗蒙诺索夫(1711年—1765年),是个在俄罗斯家喻户晓的名字。位于莫斯科东南部的机场 以他命名,最高学府莫斯科大学的全称是"莫斯科国立罗蒙诺索夫大学"。他是18世纪百科全书式的科学 家、语言学家和诗人。跟随这个名字,我们走进俄罗斯历史与文化的深处。 当时,科学家们还没完全搞清楚火的特性和燃烧过程,占据主流的是一种关于燃素的理论。17世纪的英 国化学家波义耳发现,金属煅烧后的质量总会变重,据此认为"燃素"参与了燃烧过程。1756年,罗蒙诺 索夫将金属放在密闭容器中煅烧,燃烧后称重时也不让空气进入,而金属质量在燃烧前后并未变化。由 此,罗蒙诺索夫发现了质量守恒现象。后来,法国化学家拉瓦锡再次进行实验,确定了质量守恒定律。 罗蒙诺索夫在科学的殿堂纵横,也在文学的世界尽情挥洒。他认为"俄罗斯诗歌必须依照我们语言的固 有属性来写作"。在罗蒙诺索夫的倡导下,新的诗律让俄语像法语一样轻快,如德语一般有力。无论是 纯化俄语、扩充词汇,还是推动文学语言向口语靠拢,他都身体力行,由此赢得"俄罗斯现代语言之 父"的美誉。 罗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