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村字号’活动产业振兴

Search documents
红火的“村”子,带红了谁?
Ren Min Wang· 2025-10-07 08:04
"钱袋子变厚了。"台盘村村民刘强雁在篮球场附近守了十多年的副食店,对于变化,他感受明显: 过去,日均流水100元左右,如今因村BA人气暴涨至千元以上。人气转化成财气,2024年底,台江县青 年返乡创业就业比例从2021年的不足30%跃升至70%以上。 贵州省台江县台盘村BA现场,球员尽力拼抢、观众扯嗓助威,热闹的氛围"溢"出场外。国庆假 期,这样的景象在贵州"村"里接连上演。 在榕江,"地球村"足球超级联赛精彩开踢;在凯里,"村T"秀场民族时装周成果展登场;在桐梓, 秋季"村晚"拉开序幕……近年来,贵州"村字号"群众文化体育活动"接二连三"。 天天办、天天看,贵州"村字号"活动,除了热闹与快乐,还为地方带来了什么? "传统文化变活了。"去年,凯里苗寨里走出的大学生杨春林返乡创办"村T",将苗绣、蜡染等传统 技艺融入现代设计,请村民登台走秀。"传统技艺+现代设计+时尚传播"的模式,在互联网上深受年轻 人追捧,全网话题流量突破120亿次。传统的民族文化有了新表达。 今年,榕江遭遇罕见洪水,县城被淹、球场遭浸。紧急关头,全县干部群众主动作为,捐钱出力, 与来自全国各地的救援人员、志愿者们抗洪救灾、重建家园。一个月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