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原创性科研成果的长期发展和验证

Search documents
唠科|坚守、勇气与好奇——从2025年诺贝尔自然科学奖看科研之道
Xin Hua She· 2025-10-11 09:58
新华社北京10月11日电(记者黄堃 郭爽)"那还是1974年……""一名研究者逆潮流而上……""我从未 想过这会成为获得诺贝尔奖的基础……"这是从2025年诺贝尔自然科学奖三个奖项获奖者简介和感言中 摘取的,它们连在一起,似乎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今年诺奖成果的共通之处。 数十年的等待 今年的诺贝尔自然科学奖3个奖项共9名得主中,年龄最大的是1937年出生的理查德·罗布森,已经88 岁;年龄最小的是1965年出生的奥马尔·M·亚吉,也已经60岁。他们思考、研究并做出诺奖成果的时 间,距离获奖往往已有数十年。 这是10月8日在瑞典斯德哥尔摩拍摄的2025年诺贝尔化学奖公布现场。新华社记者 彭子洋 摄 在诺奖官方网站的介绍材料中,在描述化学奖得主罗布森研究成果起源时,开头是"那还是1974年",当 时罗布森在大学教书,需要在木球上钻孔并用小木棍连接,以模拟原子和分子结构。他想到可以利用真 实原子的固有性质把不同类型分子像搭积木一样连起来,形成所需要的结构。罗布森随后追逐这个想法 十多年,到1989年才在《美国化学学会杂志》上发表了关于金属有机框架的创新设想。随后,化学家们 逐渐研发出数以万计的这种材料,用途广泛,包括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