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狙击

Search documents
2019年索罗斯企图做空香港!20万手空单遭闷杀,损失24亿
Sou Hu Cai Jing· 2025-10-02 22:49
"炒作就像动物世界的丛林法则,总是专挑弱者下手,而这种做法往往屡试不爽。" 这句话出自美国著名金融大鳄——乔治·索罗斯。他的一生跌宕起伏,既是传奇投资大师,也被不少人视为"金融掠食者"。 索罗斯出生在匈牙利的一个富裕犹太家庭,父母都是律师。从小受到良好的教育,他在学业上表现突出,尤其对经济和金融展现出非凡的天赋。大学时期, 他选择了相关专业,毕业后顺理成章地进入金融行业。1961年,他拿到美国绿卡并成为公民。凭借敏锐的洞察力和极强的投资直觉,他很快积累了大量财 富,并成立了基金,投资于国家建设和经济发展。 英镑狙击战:一战成名 在美国,索罗斯的基金逐渐成为经济体系中的重要一环。他不仅是一位投资人,也是慈善家,曾向全球捐款超过70亿美元。1979年,他成立基金会,专注帮 助弱势群体、扶贫济困、救助灾民,目前已覆盖60多个国家和地区。然而,索罗斯同时也是一个令全球金融界又敬又怕的人物。 20世纪90年代初,英国经济疲软,财政压力巨大,政府措施大多治标不治本。索罗斯敏锐地察觉到机会,经过三年的筹备,他在1992年发动对英镑的狙击 战。英格兰银行仓促应对,拼凑出的120亿美元救市资金最终化为乌有。英镑被迫退出欧洲汇率 ...
1998年,索罗斯对俄罗斯的金融狙击战志在必得,结局如何?
Sou Hu Cai Jing· 2025-10-01 10:49
1998年夏天,俄罗斯正陷入一场金融风暴,全球市场也因之动荡不安。在这场金融战的核心人物中,既有手握国家机器的俄罗斯政府,也有叱咤风云的金融 大鳄乔治·索罗斯。双方的较量异常激烈,以至于一度传出索罗斯在俄罗斯遭遇生命威胁,险些丧命。 危机的开端 时间回到1990年代中期,俄罗斯的经济看似在转型,但隐患不断。财政赤字高企,资本外流严重,经济结构单一,依赖石油和天然气。当大多数投资者仍对 俄罗斯经济抱有信心时,索罗斯却敏锐地意识到其中的脆弱性。他认为卢布迟早会贬值,于是开始布局。 到了1997年,卢布汇率已出现松动迹象。索罗斯旗下的量子基金趁势行动,大量买入卢布并利用杠杆交易,从市场恐慌中赚得可观利润。他的策略核心 是"做空"——押注卢布和俄国资产的下跌,同时增持美元和德国马克等稳定货币,以此锁定收益。 金融狙击与俄罗斯反击 1998年,俄罗斯经济的危机全面爆发:经济衰退、通胀飙升、财政赤字不断扩大,政府还拼命借外债、加大发钞量。索罗斯判断这是破局时机,他大举做空 卢布和俄罗斯股票市场。 然而,他低估了俄罗斯政府的手段。1998年8月17日,俄罗斯宣布放弃固定汇率制度,让卢布自由浮动。短时间内,卢布暴跌、股市崩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