阈值效应

Search documents
“一万小时理论”有用吗?
3 6 Ke· 2025-05-25 07:59
本文表达了一个有趣的观点: 线性的努力,非线性的回报。 以下是该文的逻辑结构: 巴菲特戳穿"一万小时定律"的真相:选择比努力更重要,天赋和兴趣才是非线性成功的起点。 重复未必产生复利:没有天赋的线性努力只是机械积累,不会带来真正的质变与卓越。 世界的秘密:回报超线性增长:在创业、投资、科技等领域,"赢家通吃"源于指数增长与阈值效应。 线性努力如何创造非线性奇迹?谷歌地图、亚马逊的成功模式:用线性的"苦功夫"构建非线性的竞争优 势。 每个人都能复制的非线性成功策略:刻意练习、构建正反馈循环、平台化思维、跨越战略拐点、高杠杆 活动、技术赋能。 一 在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2025年的股东大会上,巴菲特说: "我不相信那本说在某件事上投入一万小时就能成功的书。我就算在踢踏舞上花一万小时,你们看了我 跳也会想吐。" 选择对了,努力才有效。 将股东大会变成"人生指南"的巴菲特,揭示了一个被忽视的真相: 真正的成功来自于兴趣与天赋的匹配,而不是机械的时间堆积。 股神调侃了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在《异类》中提出的"一万小时定律: 要掌握一项才能,需要一万小时练习。 其实,格拉德威尔自己后来也承认这个观点被过度简化了: "练习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