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信仰

Search documents
石嘉植:威震敌胆的抗日英雄
Xin Hua She· 2025-08-27 01:31
1940年,为了进一步获取敌军情报,石嘉植在德州建立了"满洲国大北报百川分销社",任外务主任 兼《大北报》驻德州记者,并千方百计获得了敌伪机关下发的委任状和身份证。他以此为掩护,出入日 伪驻德州的大小机关,掌握了不少有价值的情报,还趁机处决了一个日军班长和一个国民党特务。 1943年3月,由于德州地下情报组织遭到破坏,加上叛徒出卖,石嘉植不幸被捕。就在冀南军区准 备派人营救时,他从狱中送出一封信:"为我一个人,牺牲那么多好同志,会给党和人民造成很大损 失,部队千万不能营救。作为一名共产党员,请领导批准我的请求,允许我在狱中同敌人战斗,虽死无 憾!" 陕西省富平县烈士陵园,初升的朝阳照耀着一方方沉默的石碑,烈士石嘉植的塑像矗立在广场上, 面容沉静,眼神深邃,仿佛能瞬间将人带回那段革命岁月。 石嘉植1918年出生于陕西省富平县薛镇盘石村,16岁时以优异成绩进入西安省立第一中学学习。九 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向山海关内进逼,华北岌岌可危。为了宣传抗日救亡思想,石嘉植于1936年 创办了《心声》杂志,还多次组织抗日救国运动,因此被反动当局多方监视。 1937年,石嘉植奔赴革命圣地延安,进入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学习,并光 ...
档案里的抗战家书|烽火里的信仰之光
Xin Hua She· 2025-08-05 12:30
烽火里的信仰之光 董博婷、孙留馨 在全国各地的档案馆中,珍藏着许多抗战烈士的家书。写下这些家书时,他们均身处那仿佛没有尽头的 长夜,不知道当胜利到来之时,自己是活着还是已死去。 他们将信仰的火种揣在心间、落于信笺,给家人亲朋,给亿万万受苦受难的同胞带来光明和温暖。 "赴汤蹈刃,死不旋踵" 长生口战斗、神头岭战斗、响堂铺战斗、晋东南反"九路围攻"、百团大战、冀南地区反"扫荡"作战…… 这些战役的前线阵地上,都曾有他刚毅的身影。 在残酷的战火中,他书写对信仰的执着—— "一个真正的革命战士,如果他没有'赴汤蹈刃,死不旋踵'的崇高牺牲精神,也孰不能为一个好的战 士,因为革命绝不是快意高谈,而是伟大艰苦的实际行动。" "我自信也是同路人的一个" 1937年秋风萧瑟的时节,国民革命军陆军第41军122师参谋长赵渭滨,在山西太原的一个小房间里给刚 考上学的长子写下一封家书。 他在信中记叙了一路走来红军同百姓的鱼水情深,坚定地告诉孩子:"未来的成功,未来的抗战,恐怕 还是要靠共产党吧!……我自信对于共产党,至少是同情的!就是列宁说的同路人,我自信也是同路人 的一个!" 他对儿子的未来满怀希望:"在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中能够当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