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

Search documents
抗战主题石雕组画在新四军广场亮相
Sou Hu Cai Jing· 2025-10-12 17:15
东方网记者项颖知10月12日报道:时值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位于上海福寿园的新四军广场今日新添红色文化景观:一组以 新四军艺术家抗日主题作品为蓝本的石雕画现场揭幕。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会员、众多新四军后代、青年党团员代表等近400人齐聚,以一场文艺演出缅 怀先烈,回顾光辉历程。 1931年,鲁迅在上海开办第一个木刻讲习班,中国新兴版画运动由此蓬勃而起。在抗日战争的烽烟中,被称为"铁军"的新四军中也汇聚着一批文化精英, 他们以刀为笔、以木为纸,通过黑白分明、线条刚劲的版画艺术唤凝聚民心、鼓舞斗志。 现场首批落成作品选取了来自新四军老战士芦芒、吴耘、莫朴的六幅经典版画作品,沿新四军广场主通道两侧陈列,其创作内容既有同仇敌忾的战斗场 景,也有送儿参军、抢收粮食的生活场景,让弥足珍贵的抗战美术图像重新回到人们的视野,也丰富了广场可漫步、可阅读、可感悟的红色文化空间。 作为新四军战士的后人,吴耘之子吴东、芦芒之女王小鹰在发言中表示,父辈们在民族存亡之际刻下了不屈的精神印记,作为后人应继承先辈精神,为保 护、传承与弘扬红色文化贡献力量。 今天也适逢新四军广场落成20周年。2986位长眠于此的新四军 ...
亭湖蝶变:承千年盐渎文脉,筑时代文明新城
Xin Hua Wang· 2025-10-11 02:12
在黄海潮涌的湿地之畔,在盐城主城的核心腹地,亭湖正悄然进行着一场静水深流的文明蝶变,彰 显着新时代文明之城的恣意生长。这里,文明并非遥不可及的抽象概念,而是浸润在街巷烟火、湿地鹤 影、旧宅新声中的具体感知——是千年文脉与当代生活的交响,也是城市底色与经济发展的融合,更是 文明温度与人民幸福的共鸣。从"盐渎古邑"到"文明新城",亭湖以系统实践,交出"城市何以文明"的新 时代答卷。 承古润今,千年文脉跃动城市生活 文明的厚度,始于对历史的敬畏;城市的灵魂,彰显在文脉的传承。亭湖的文明底蕴,根植于两千 多年的海盐文明沃土。沙井头遗址出土的汉砖瓦当,勾勒出盐渎县官署的往昔轮廓;串场河蜿蜒的河 道,流淌着"因盐立城、以盐兴邦"的千年记忆。锚定"敬畏历史、激活记忆"的核心路径,亭湖以千年盐 渎的传统文化、丰富厚重的红色文化为根基,通过"场景化呈现、互动式体验、生活化融入"的创新方 式,让沉睡的历史"活"在当下,为城市留住精神根脉。 漫步竹林大饭店,80年代盐城街景扑面而来:斑驳的木质招牌、复古的百货柜台、熟悉的市井吆 喝,通过场景复刻与业态融合,这里已从承载几代人味觉记忆的老字号,蜕变为市民"寻味旧时光、感 知新民俗"的 ...
【文化中国行·校馆弦歌】走进北大红楼 追寻信仰之源
Yang Shi Wang· 2025-10-09 12:39
今天的北大红楼持续焕发着时代活力,定期举办大讲堂、读书会,与中小学合作研发沉浸式教学课程,设计适合青少年的红色寻访路线。作为北京 市"'京'彩文化 青春绽放"行动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觉醒年代"研学活动也在此深入开展,吸引高校学生深度参与红色历史课题研究。 这个假期,前来参观北大红楼的年轻人络绎不绝,在这里感悟初心、汲取前行力量。李大钊、陈独秀当年的办公室、授课的教室,毛泽东工作过的阅览 室,还有学生筹备五四游行时的房间……一幕幕历史场景让今天的年轻人一下拉近了与历史的距离。 北大红楼建成于1918年,是当时北京大学校舍的一部分,因红砖红瓦的外观而得名。这里曾掀起新文化运动的高潮,是五四运动的重要策源地,也是早 期马克思主义传播的主阵地,北京的共产党早期组织诞生于此。如今,这里展出有2000多件文物史料,这是北大《唯物史观》课程的考卷,是首次将马克思 主义引进中国高校课堂的真实记录。一篇篇文稿、一份份史料,引领后人追寻先辈探索真理的道路和思想之源。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在北京五四大街上,矗立着一座百年建筑,它因曾是北京大学校舍和红砖红瓦的外观而得名"北大红楼",更因其承载的红色 历史而被人敬仰。我们一起走 ...
镜观·回响丨以文化人 以文育人
Xin Hua She· 2025-10-08 12:50
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 国家强盛、民族复兴 需要物质文明的积累 更需要精神文明的升华 辉煌灿烂的中华文化 蕴含着培根铸魂、启智润心的深厚力量 文化建设,着眼于人、落脚于人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 当丰富的文化课程进课堂、入社区 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 愈发进脑海、入民心 2025年9月26日,内蒙古兴安盟科右中旗巴彦呼舒第六中学美术教师、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吴斯琴(左四)指导学生刺绣。近年来,内蒙古兴安 盟科尔沁右翼中旗巴彦呼舒第六中学将当地国家级非遗图什业图刺绣引入校园,开设校本课程,并成立兴趣社团,在丰富校园文化生活的同 时,让学生们近距离感受非遗的魅力,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随着国产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不断刷新中国影史票房纪录,参与电影配乐的贵州省榕江县三宝侗寨的杨想妮和"舞乐蝉歌"团队为更多 人所熟知。乐团成员怀揣"用音乐传递侗族文化,让世界听见侗族大歌"的共同梦想,将侗族大歌推向更广阔的舞台。这是2025年4月22日,杨 想妮在贵州省黎平县肇兴镇厦格侗寨教前来研学的孩子们唱侗歌。 2025年6月12日,海南省民族技工学校学生在练习黎族鼻箫。近年来,海南省五指山市打 ...
以红色文化资源推动思政教育高质量发展
Ren Min Wang· 2025-10-08 01:30
育人于无形,营造红色文化入高校的浓厚氛围。一方面,利用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打造交互式红 色文化景观,优化校园环境建设。例如,在校园主干道设置"AR红色地标",学生扫码即可观看虚拟还 原的革命场景;在图书馆、教学楼等场所布置"红色文化盲盒墙",随机抽取即可获取红色故事音频、历 史文物数字复制品,以趣味互动激发探索欲。通过举办"红色剧本杀""红色音乐快闪""红色诗词飞花 令"等潮流活动,摒弃生硬说教,以当下年轻人喜闻乐见的形式将红色文化融入日常校园生活。另一方 面,可构建"短视频+社交平台"的矩阵生态,鼓励师生用手机镜头记录身边的红色文化。 (作者单位:吉林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来源:云南日报 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奋斗历程中积淀的宝贵精神财富,承载着党的初心使命与坚定的理想 信念。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要用心用情用力保护好、管理好、运用好红色资源",强调"红色资源 是我们党艰辛而辉煌奋斗历程的见证,是最宝贵的精神财富"。这为新时代高校思政教育指明了方向。 以红色文化资源赋能思政教育高质量发展,正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论述的实践举措,也是赓续 红色血脉、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以"润物无声" ...
山西黎城:特色主题活动点燃假期红色旅游热
Xin Hua She· 2025-10-06 02:16
新华社太原10月5日电(记者刘扬涛)国庆中秋假期,在山西省长治市黎城县的黄崖洞文化旅游 区,处处是鲜艳的五星红旗、身穿红色民族服装的文艺演员和手持红旗的游客,汇成一片红色的海洋。 "十一"期间,黄崖洞文化旅游区推出"雄奇太行,军工摇篮"主题活动,提升旅游热度的同时,引导 游客传承红色基因、厚植爱国情怀。 国庆当天,黄崖洞文化旅游区军工湖畔游客聚集,水上飞人表演者借助装置腾空,双人"空中双 翼"造型掠过红色雕塑时,现场掌声不断。来自全国的游客在景区工作人员组织下,齐唱《我和我的祖 国》,共同向祖国献上生日祝福。据统计,假期首日景区接待游客超过一万人次。 近年来,黄崖洞文化旅游区吸引全国各地众多游客前来观光游览,也带动了景区周边的乡村发展, 周边的农家乐、商超如雨后春笋般兴起。当地一家农家乐老板刘雷红说:"现在吃旅游饭我们一年的收 入,在以前想都不敢想。" 景区内的民俗文化广场上,旱船演员身着"国庆快乐"服饰推彩船,呼啦火圈表演者转"火环",小丑 捏主题气球、撒红色故事卡片。景区负责人表示,国庆期间民俗活动不断,景区同步设置红色讲解专场 和非遗小吃区,打造"观表演、学历史、品美食"一站式体验。 作为国家级抗战纪念 ...
“转折之城”遵义掀起“双节”红色文旅热
Xin Hua Wang· 2025-10-04 21:30
"以前带孩子看红色展馆,他总觉得像'读说明书',这次能'站'在会场里听讲解,红色历史更生动了。"来自四川的游客董祥说道,身旁10岁的 儿子听得入神。 1935年1月15日至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遵义召开扩大会议。这场会议在最危急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成为"党的 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今年恰逢遵义会议召开90周年,当地推出多款数字化体验项目,深化游客对历史的理解。其中《转折·从头越》项目融合VR技术与历史场景 复刻,让游客以"第一视角"亲历湘江战役等历史场景。 新华社贵阳10月4日电(记者骆飞)清晨,阳光洒在遵义会议会址的青砖灰瓦上,更显庄重。国庆、中秋"双节"期间,各地游客走进"转折之 城"遵义,探访红色地标,重温长征岁月。 一大早,会址旁的"胜利树"下便聚集了不少拍照留念的游客。这棵形如"V"字型的老槐树,静静见证着红军长征史上的伟大历史转折。遵义会 议纪念馆内,全息投影正重现会议召开的关键时刻,引得游客纷纷驻足。 贵州伟大转折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董事、副总经理龙通成表示,为满足不断增加的观演需求,"双节"8天计划安排50场演出,覆盖不同时段的观 众需求。 驱车近2小时至习水县土 ...
礼颂盛世 共谱华章——全国举办多彩文化活动欢度2025年国庆
Xin Hua She· 2025-10-04 03:32
Core Viewpoint - The article highlights the vibrant cultural activities and patriotic sentiments during the 2025 National Day and Mid-Autumn Festival, showcasing the integration of red culture and traditional arts into everyday life, enhancing cultural supply for the public [1][2][3][5]. Group 1: Red Culture and Patriotism - The celebration of red culture has intensified public patriotic feelings, with events like the formation of a giant star by citizens and performances of patriotic songs [2][3]. - The "2025 Jinggangshan Red Culture Music Week" features nine themed concerts, emphasizing the emotional connection of veterans to patriotic music [3]. - Immersive experiences, such as VR technology at the Monkey Meeting Memorial, allow visitors to engage with historical events, fostering a deeper understanding of revolutionary spirit [4][3]. Group 2: Traditional Culture Revival - The 9th China Opera Culture Week showcases various traditional performances, allowing visitors to experience the unique charm of regional operas [6][7]. - Traditional culture is being revitalized through immersive experiences, such as night tours in Nanjing where visitors can participate in performances [6][7]. - The transformation of historical sites into cultural exhibition spaces enhances public engagement with traditional arts and crafts [7]. Group 3: Cultural Events and Tourism - The 70th anniversary exhibition of Xinjiang's establishment draws significant crowds, reflecting the region's cultural achievements and changes [8]. - In Kashgar, new night tour routes and performances enhance the tourist experience, showcasing local traditions and festivities [8][9]. - The integration of contemporary cultural forms in commercial spaces, such as theaters in Changsha, demonstrates the growing vibrancy of cultural consumption during holidays [9][10]. Group 4: Artistic Expression and Community Engagement - The first Songshan Lake Biennale in Dongguan emphasizes the theme of coexistence between nature and humanity, attracting community interest [10][11]. - Numerous music events across Dongguan during the holiday period highlight the diverse cultural expressions and the festive atmosphere [11].
当红色文化遇见AI 江西高校打造思政“智慧课堂”新范式
Zhong Guo Xin Wen Wang· 2025-10-04 00:22
原标题:当红色文化遇见AI 江西高校打造思政"智慧课堂"新范式 在人工智能技术浪潮的推动下,江西红色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正迎来一场深刻的"双向奔赴"。 通过虚拟现实、大数据分析、智能学伴等AI技术的深度融合,红色文化资源被激活为生动、可感、可 互动的教育内容,思政课堂也因此焕发出前所未有的活力与吸引力。 在江西师范大学打造的"红色江西VR体验馆"中,学生戴上VR设备,即可"亲临"井冈山会师现 场,"触摸"黄洋界炮台的弹痕,甚至"参与"古田会议的讨论。系统根据学生互动生成不同历史情境分 支,让学生在沉浸式体验中理解革命精神的内涵。该体验馆已累计接待师生超过8万人次,相关课程入 选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一流课程。 赣南师范大学则推出了人工智能学伴"苏小红",为学生提供红色文化知识的精准支持。学生在研究 中央苏区标语时,可通过"苏小红"获取原始影像、语义分析和理论关联,系统梳理区域差异与历史背 景,显著提升了学习的深度与自主性。 南昌大学构建的"红色文化智能分析平台"整合超过120万条文献、文物与口述史料,运用情感计算 与自然语言处理技术,精准提炼红色精神内核。教师可调用AI推荐的资源,如方志敏《清贫》手稿的 数 ...
文化新观察·聚焦国庆中秋假期|礼颂盛世 共谱华章——全国举办多彩文化活动欢度2025年国庆
Xin Hua Wang· 2025-10-03 12:04
新华社北京10月3日电 题:礼颂盛世 共谱华章——全国举办多彩文化活动欢度2025年国庆 新华社记者 礼颂盛世伟业,共谱时代华章。2025年国庆中秋假期,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文艺演出和文化活动在全 国蓬勃开展,为人民群众增加了多层次、高质量的文化供给,绘就出新时代文化繁荣发展的生动画卷。 红色文化激发爱国情怀 金秋时节,黑龙江汤原县城广场上,国旗在微风中舒展,《我和我的祖国》的歌声庄严回荡,点燃 了市民愈加炽热的爱国热情。 百余人手挽手,摆成一颗巨大的五角星,10名旗手高擎红旗沿星轨奔跑,风鼓红旗猎猎作响,引来 阵阵喝彩。 "这些沉浸式体验让爱国情怀可触可感、让红色教育走进烟火日常、让红色基因在潜移默化中代代 传承。"汤原县吉祥乡党委宣传委员董亚茹说。 今年国庆假期,红色文化的继承和弘扬,不仅融入日常烟火,也在激昂旋律中激荡共鸣。 江西吉安保利大剧院内灯火通明。在一曲磅礴的《庆典序曲》中,"薪火相传 乐颂山河"国庆音乐 会拉开序幕。 正在举行的2025井冈山红色文化音乐周中,中国音乐学院民族乐团、中央歌剧院等院团将带来9场 红色文化主题音乐会。 首场音乐会上,当《我爱你中国》的旋律响起,退役军人袁有明忍不住湿了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