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龙舟制作技艺
icon
Search documents
匠心巧手舟自成
Ren Min Ri Bao· 2025-06-13 22:01
从古至今,龙舟竞渡都是东莞最热闹的景致。作为"中国龙舟之乡",每年有上百条的各式龙舟出自广东 省东莞市中堂镇,有"好龙舟,中堂造"之美誉。 端午已过,中堂镇东向村,冯沛朝龙船厂,几个师傅仍然忙得热火朝天。冯沛朝面前的这块18米长的船 底已装上蝴蝶底——到了检查龙骨水平线的关键时刻。依靠近50年的经验,冯沛朝沿着一条极细的黄色 尼龙线,反复观察,再拿出绿色水平尺,检查起船板平整度。起手一弹,黑色墨线在杉木板上弹出长长 的弧线,弹线匀速,干净利落,笔直准确。 这条线的精准标记,保证了龙舟底骨中线、花旁、大旁等的位置与尺寸。作为国家级非遗龙舟制作技艺 代表性传承人,这是冯沛朝的拿手绝活——"弹墨斗线",这套龙舟制作技艺,已传承了五代。 "我很喜欢看龙舟赛,尤其看到自己做的船跑第一,特自豪!"每年举办各类龙舟扒标比赛,他都兴致勃 勃专门跑到岸边观赛。近50年来,他先后制作了500多条大龙舟,广销粤港澳等地,销售范围覆盖珠江 水系的东江、西江流域,为珠江水系竞渡活动以及龙舟文化的延续提供了重要支撑。 冯沛朝格外注重创新,一心琢磨龙舟制作技艺的升级。他开发出的以1∶10比例缩小的龙舟工艺品,作为 代表岭南文化的精美礼品, ...
匠人的坚守·端午故事:对话龙舟 传承绝技
Yang Shi Wang· 2025-05-31 16:36
掌口技术类似于榫卯工艺,船板之间要先打磨成互相咬合的凹槽,再用锤子一点点敲打完成闭合。这个环节是对龙舟师傅手工 和眼力的极大考验。 央视网消息:"壮士击鼓,蛟龙出水",各具特色的龙舟竞渡是端午节最具代表性的传统习俗之一,而在这一场场视觉盛宴的背 后,是一代代龙舟制作匠人的传承和坚守。 初学技艺的黄剑挺反复琢磨父亲传授的各项技巧,从认识各种工具开始,一刀一锤地练习掌口等八大关键技术。三年时间,他 把上漖龙舟的100多道工序和410个部件的尺寸牢牢记在心里。 黄剑挺是上漖龙舟的第五代传承人,掌口绝技曾是他们家的饭碗,一百多年来秘不外传,但他的父亲黄善庆从接手第四代龙舟 传承人那天起,就把这个家传绝技传授给了全村人。老人说,有竞争才会有创新,把龙舟技艺传下去,就是最好的结果。 开放家传绝技,不仅没有影响黄剑挺家里的龙舟生意,反倒引来全村的抱团发展。几年前,黄剑挺的侄子黄润佳参军退伍后也 回村学习龙舟技术。他和黄剑挺一起不断改良传统做法,把过去20米的龙舟做到了40米,既精密又合理的结构布局,让龙舟划得更 快、更稳,在比赛中屡次获得冠军。 黄剑挺曾经外出做生意,父亲年岁越来越大,多次劝他回乡接手龙舟技艺,他都很犹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