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AI控制等离子体
icon
Search documents
浩大工程第一步,米哈游投资的核聚变公司点亮等离子体|TECH TUESDAY
晚点LatePost· 2024-06-18 15:18
原理早已清楚,工程充满挑战。 文丨 贺乾明 编辑丨黄俊杰 2022 年夏天,数亿元风险资金投向两家中国的核聚变创业公司,我们在 科技专栏发文 介绍了可控核聚变的技术进展、投融资情况。 两年后,一座核聚变实验装置在上海临港建成,完成初步技术验证。它看上去并不宏伟,主体部分只有 3 米高,周围插满各种管道,用于输送实验 用的气体、冷却剂和电等 "原料"。 启动它之前,要花几周时间把空气从装置中抽走,在内部创造出真空环境。然后周围的设施再花几周向真空室外的区域注入液氮和液氦,把它们的 温度降低到零下 240 度左右,再给位于其中的超导体注入电流,形成强力的螺旋磁场。维持这样的环境,每个月要花 30 万元电费。 它的主要功能是实验,看造出来的设施能否成功点亮等离子体——气体、液体和固体之外的第四种物质形态——这是实现核聚变的最基础条件。 工程师点击 "开始实验" 按钮后一瞬间,大量电子会沿着螺旋磁场轰击提前注入真空室中的氦气,把它们变成高速旋转的等离子体。同时,周围的装 置向等离子体发射与其旋转频率相同的电磁波,把它加热到 500 万度。 整个测试过程只持续了几十毫秒——还没有人眨眼一次的时间长。但为了实现这一瞬间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