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农业

Search documents
相得益彰,下好区域协调发展一盘棋——江苏“十四五”经济社会发展综述之三
Xin Hua Ri Bao· 2025-10-16 23:17
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如今的江苏,南北不再只是地理概念,更成为优势互补的发展单元;城 乡不再泾渭分明,而是融合共生的有机整体;省域发展更与长三角一体化、长江经济带等国家战略同频 共振,江苏正以"一盘棋"的布局思维,奏响区域发展协奏曲。 联动南与北,从"单向帮扶"到"协同共进" 在江苏大地上,一曲区域协调发展的恢弘乐章正渐入高潮——苏南与苏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比值缩 小到1.86、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值缩小到1.80,是全国区域差距最小的省份之一。数字背后,是千万 江苏人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共建园区是南北联动的"骨架",创新协同是流淌其中的"血液"。 在无锡与连云港之间,一条商业航天产业链在加速形成。"研发在苏南、生产在苏北"的产业合作模 式,让创新要素跨越地理阻隔。全省已建成15家南北科创飞地,成为区域协同的"创新前哨"。 南北联动的温度,最终要由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来丈量。2022年以来,苏南方每年筹措3.84亿元帮扶 资金,由苏北方每年安排约200个项目,原则上不用于基本建设,而以能力提升作为项目目标。教育领 域,南北教育结对实现县域全覆盖;在人力资源领域,举办南北招聘会65场,发布岗位2.09万个。 历经多 ...
鹤壁坚持三个聚焦 推动城乡融合发展
He Nan Ri Bao· 2025-10-16 05:27
近年来,鹤壁以全域统筹促进城乡融合,聚焦空间重构、功能重组与产业协同,积极探索创建国家共同 富裕示范区的发展路径,城乡融合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果。 聚焦产业协同,促进城乡产业链融合。长期以来,鹤壁城乡产业存在较大的结构性差异,城市主要以工 业和服务业为主,而农村以传统农业为主。鹤壁坚持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着力优化城乡产业布局,促 进城乡要素双向高效流动,通过产业链的延伸和融合,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淇县深入实施县域商业建 设行动,构建起以县城为中心、乡镇为节点、村级为终端的县、乡、村三级商业服务体系,有效促进了 城乡融合发展。 聚焦空间重构,优化城乡空间布局。过去鹤壁城市空间和乡村空间发展相对独立,城市集中了大部分资 源,乡村由于交通不便、资源分散等原因,发展相对滞后。近年来,鹤壁以优化交通网络布局,加快城 乡基础设施建设为抓手,加强城市与乡村的空间连接,逐步打通城乡要素流动通道,实现城乡资源和人 员的有效流动。浚县的京东亚洲一号项目实现"上午下单、下午送达",成为城乡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的典 范。 责任编辑: 安艳鸽 郭栩汝 聚焦功能重组,强化城乡联系互动。鹤壁在城乡融合过程中,功能重组作为核心环节,起到了至关重要 ...
传统农业如何实现绿色转型?
Jing Ji Ri Bao· 2025-10-11 03:06
一方面,坚持系统观念,统筹推进绿色农业科技创新。结合绿色农产品全生命周期,提升科技投入强 度,可以将科技类绿色农业作为单独的一个章节补充到国家高新技术产业目录,辅以税收、补贴和产业 扶持政策,着力提升绿色农业科技创新的激励效果。提高科技驱动精准化程度,利用卫星遥感、区块链 技术实现全程溯源,推广基因编辑育种等。推广节水抗旱稻、完善智能灌溉系统,切实提升"藏粮于 技"的深度与广度。引导科研院所、高校、研发机构等研发平台,围绕种业、科研仪器等短板,开展"订 单式"研发,采取"揭榜挂帅"等形式推动绿色农业需求类重大科研项目攻关,统筹推进科技与产业创 新。 另一方面,营造良好创新生态,推动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积极构筑"产业—学科—研发—资本"的创新生 态环境,依托国家和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孵化平台、科创平台,实施分阶段概念验证,降低预期风险, 提升创新技术可行性,提升产业成果价值,吸引市场投资,调动绿色农业企业的科技创新积极性。积极 推进教育、科技、人才良性循环,加大绿色农业人才培养力度,提升劳动者接纳、运用科技创新成果的 能力。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研制出世界首台可自动巡航杂交授粉的智能育种机器人、首届智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