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经济带发展

Search documents
武汉全力打造长江中游航运中心 构建“黄金水道”发展新格局
Chang Jiang Shang Bao· 2025-07-08 23:19
7月8日,武汉市召开"长江中游航运中心建设"专题新闻发布会,系统介绍航运中心建设成果及未来三年 发展路径。目前,武汉港2024年完成集装箱吞吐量达187.63万标箱,占长江中上游港口的33.7%,成为 名副其实的长江中上游第一港。 随着《武汉市推动长江中游航运中心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的落地实施,武汉正加速向具有国际影 响力的现代化航运中心迈进。 长江与汉江在此交汇,349公里的黄金水道如巨龙蜿蜒,激荡着千年商埠的蓬勃生机。一座规划岸线长 达80公里的现代化港口集群正拔节生长——阳逻国际港的桥吊林立,花山港的货轮穿梭,金口港的多式 联运班列轰鸣不息,共同构筑起长江中游联通世界的战略支点。武汉港,一个正以全新姿态拥抱全球 的"内陆出海口"。 稳居长江中上游第一港 武汉作为国家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的核心节点,承载着畅通要素流动、支撑中部崛起的双重使命。武汉 港集装箱吞吐量在2014年首次突破百万标箱以来,一直保持稳定增长态势。 2024年,武汉港集装箱吞吐量达187.63万标箱,占全省总量的76.7%,占长江中上游港口的33.7%,稳居 长江中上游第一港。 同年,武汉阳逻港外贸集装箱吞吐量突破了77万标箱,年出入 ...
记者手记:一座长江大桥的拔节“生长”
Xin Hua She· 2025-07-03 08:26
新华社记者叶昊鸣、杨绍功 万里长江,丰沛的水量哺育了沿岸儿女,宽阔的水道却阻隔了两岸人民。为了互联互通,勤劳的中 华儿女架起了一条条"长龙"。正在建设中的张靖皋长江大桥,是其中的佼佼者。 夏日,走进大桥施工现场,林立的塔吊、轰鸣的机械、忙碌的工人,展现着南锚碇区浇筑作业的如 火如荼。如今,这座超级工程"游龙过江"的态势已初具雏形。 "从这座大桥的名字中就能看出,它连接的是苏州张家港市、泰州靖江市和南通如皋市。"负责大桥 设计的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副总经理、大桥总设计师王仁贵说,这座大桥是国家"十四五"期间重点推动 建设的过江通道项目,全长约29.85公里,预计2028年年底建成。 九层之台,起于累土。2022年6月28日,这座由中交公规院主持设计,中交二航局、中交一公局、 中交二公局、中交路建等单位参建的超级工程举行了奠基仪式。同年10月,项目主体工程全面动工。时 至今日,历经三年建设的大桥总体进展顺利,南北主塔拔节"生长"。 新华社南京7月2日电 记者手记:一座长江大桥的拔节"生长" "大胆创新,小心论证。"王仁贵带领设计团队提出了悬索桥主缆缆力自平衡结构体系、超高钢箱— 钢管约束混凝土组合索塔、超大规模刚性 ...
“超级工程”渐行渐近,重庆破局,宜昌“躺赢”?
Mei Ri Jing Ji Xin Wen· 2025-06-26 15:52
每经记者|肖纯 每经编辑|刘艳美 近日,三峡船闸迎来运行22周年。 自2003年向社会船舶开放通航以来,三峡船闸年货运量从最初的3400万吨攀升至目前最高1.69亿吨,连续11年突破1亿吨,更连续3年突破1.5亿吨。 为破解黄金水道"卡脖子"难题,三峡水运新通道的建设构想应运而生。 早在2014年全国两会期间,重庆代表团12名代表就联名提交《关于尽快启动三峡过闸新通道建设的建议》。2016年,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首次提出"推进 三峡枢纽水运新通道建设"。 图片来源:新华社 其中,三峡枢纽新通道工程位于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已建三峡船闸北侧,采用双线连续五级船闸方案,包括上游引航道、下游引航道及船闸主体段三部 分,线路总长约6680米。每线船闸由5个闸室和6个闸首组成,闸室长280米,底宽40米,槛上最小水深8米,设计通航船舶吨级为10000吨级。 图片来源:长江三峡通航管理局 简单理解,这相当于要新挖一条"运河"。约6680米的线路不算长,但766亿元的总投资已经超过正在建设中的平陆运河,后者长达134.2千米。 不过,中国城市经济学会副会长、长江经济带智库联盟秘书长、湖北省社科院研究员秦尊文向城市进化论指出 ...
推进省内全域一体化全面融入长三角一体化
Xin Hua Ri Bao· 2025-06-23 21:00
□ 陈伟博 2025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江苏要在长三角一 体化发展和长江经济带发展等发展战略中主动作为、协同联动。推进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一市三 省自身一体化是基础。江苏要把实施区域协调发展、"1+3"重点功能区、新型城镇化等战略放到长三角 一体化发展和长江经济带发展等发展战略中去考量,进行"一盘棋"谋划、一体化推进,以省内全域一体 化全面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在落实国家重大发展战略上展现江苏更大的担当,更好发挥经济大省对 区域乃至全国发展的辐射带动力。 江苏省内全域一体化成就斐然 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党的十八大以来,江苏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要做好区域互补、 跨江融合、南北联动大文章",坚持苏南引领、苏中崛起、苏北赶超分类指导,着力解决区域发展不平 衡不充分问题,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取得明显成效。 全面推进"1+3"重点功能区建设。从2017年开始省委、省政府部署实施"1+3"重点功能区战略,打破了传 统地理分界、行政区划壁垒,有效促进了资源优化配置和均衡发展。扬子江城市群创新发展,对全省经 济增长贡献率达到77%;沿海经济带构筑"蓝色板块"新优 ...
渝厦高铁重庆段7座站房全面完工亮相
Zhong Guo Xin Wen Wang· 2025-06-12 00:42
6月11日,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有限公司发布消息称,当天,随着武隆南站内部装饰装修完成,新建重 庆至厦门高铁重庆东至黔江段(以下简称"渝厦高铁重庆段")7座站房全面完工亮相。 渝厦高铁重庆段是中国"八纵八横"高速铁路网中渝厦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从重庆站引出,途经渝中、 南岸、巴南、南川、武隆、彭水等区县,止于重庆市黔江区。渝厦高铁重庆段共设7座车站,其中改建1 座(黔江站)、新建6座(重庆东、巴南、南川北、水江西、武隆南、彭水西站)。 据项目业主单位重庆铁路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介绍,该公司会同代建单位,深入挖掘当地地标特色,打 造"一站一景"。例如,如南川北站融入金佛山山形、杜鹃花韵,依托弧形元素展现山之秀美;黔江站灵 感源于当地山水风景与景观廊桥,融合地域建筑文化精髓,展现自然与文化之美。 此外,施工单位紧盯站房施工质量,积极探索新工装设备。例如,黔江站为改扩建站,施工过程存在运 输安全压力大、施工地质复杂、施工场地局促等难题。在车站主体结构施工中,建设方引用"双槽托架 +短立杆+可调托撑"的新型受力转化体系,对结构底部附加支撑架体受力传递进行优化,最大限度减少 立杆的数量,缩短了施工作业时间,降低了施工成本。 ...
三峡水运新通道方案获批,计划今年内开工
Di Yi Cai Jing· 2025-06-11 07:40
三峡新通道建成后,将对长江上中下游地区物流畅通有很大帮助,水运更畅通,需求也更大,有利于长 江经济带的发展。 经过10余年论证,三峡水运新通道方案尘埃落定。这项长江干线上集水利、航运、生态等功能于一体的 最大综合性工程计划今年内开工建设。 近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正式批复三峡水运新通道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中国三峡建工(集团)有限公 司随后也发布了《三峡水运新通道项目勘察设计招标公告》。该项目可研阶段静态总投资约766亿元, 总工期100个月(不含筹建期12个月)。 新通道的效应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在批复中称,长江黄金水道是长江经济带发展的重要支撑,三峡—葛洲坝枢纽是长江 航运发展的关键节点。三峡水运新通道是三峡工程之后长江干线上集水利、航运、生态等功能于一体的 最大综合性工程。建设三峡水运新通道,是更好实施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促进沿江地区经济社会 发展的重要举措,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此后,中国三峡集团电子采购平台发布《三峡水运新通道项目勘察设计招标公告》。公告显示,三峡水 运新通道项目包含三峡枢纽新通道工程和葛洲坝航运扩能工程两部分,可研阶段项目静态总投资约766 亿元、总工期100个月(不含筹建期12 ...
南通:在深度融入中服务支撑长三角
Xin Hua Ri Bao· 2025-06-05 23:19
大盾构机"厦金号"在南通下线 南通造大国重器"新海鲟"号 南黄海畔崛起千亿级中天绿色精品钢生产基地 沪通合作共建上海市北(南通)科技城 崇启公铁长江大桥4号主塔上横梁首层浇筑完成 争做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优等生",南通干字当头,干出精彩开局:1—4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 加值同比增长8.5%,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产值增长11.9%;第二产业投资同比增长3.8%,高技术产业 投资增长15.8%;进出口总额1305.7亿元,同比增长14.4%,其中出口额864.3亿元,增长20.5%。 "从南通'好通'到'左右逢源',我们要用好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国家战略。"南通市委书记吴新明说,在 落实国家重大发展战略上走在前,南通将牢牢把握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这个最大机遇,更深层次推 动跨江融合,联动落实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等国家战略,积极共建长江口产业创新绿色 发展协同区。在"一盘棋"中充分发挥"重要支点"作用,在"深度融入长三角"中"服务支撑长三角",加快 迈向"下一个万亿",奋力打造全省高质量发展重要增长极。 江海交汇迈向南通"好通" 5月26日上午8时58分,一场云端"穿针引线"在宽阔江面上进行。随着 ...
不断提升发展的辐射带动力——四论贯彻落实省委十四届九次全会精神
Xin Hua Ri Bao· 2025-06-01 02:55
与长三角一样,京津冀和粤港澳大湾区也是我国发展的重要动力源。加强与这两个地区的对接合作,是 我省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需要。《决定》围绕科技、产业、人才、资本等领域对接合作作出部署,各地各 部门要结合自身实际,积极谋划落地一批新的合作事项,在更大范围内联动构建创新链、产业链、供应 链。要深度链接京津冀大院大所"创新源"和粤港澳国际科创中心、全球高端人才等资源,吸引一批创新 成果在江苏转化落地。鼓励科研院所、实验室跨区域互设基地和重点企业产业链供应链互相备份,共建 一批高等级科创平台、产业飞地和离岸人才港,在更大范围内联动构建创新链产业链供应链。加强与京 津冀、粤港澳金融资本市场对接,支持企业和金融机构跨区域投资并购、双向发债、上市融资。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经济大省不仅指经济块头大,更意味着在全国发展大局中肩负的责任大,在落实 国家重大发展战略上有更大的担当。"贯彻落实省委全会精神,就是要努力在落实国家重大发展战略上 走在前,不断提升发展的辐射带动力。 作为长三角重要一翼和长江经济带重点省份,落实好国家重大发展战略,首先就要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 和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中主动作为、协同联动。省委全会通过的《决定》从协同创 ...
江苏:持续推进产业协作、基础设施互联互通 更好助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和长江经济带发展
news flash· 2025-05-28 02:51
江苏:持续推进产业协作、基础设施互联互通 更好助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和长江经济带发展 智通财经5月28日电,中国共产党江苏省第十四届委员会第九次全体会议5月27日在南京召开。全会指 出,要在落实国家重大发展战略上走在前,不断提升发展的辐射带动力。持续推进创新协同、产业协 作、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更好助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和长江经济带发展。加强与京津冀协同发展、粤港 澳大湾区建设等战略对接,深化科技、产业、人才等领域合作。统筹推进重大标志性工程和"小而美"民 生项目建设,深度融入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用心用情做好对口帮扶工作,把国家要求、当地所需和 江苏所长紧密结合起来。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抓好金融安全、能源安全、生产安全、社会治理和重点 领域风险防范化解工作,夯实粮食安全基础,推动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统筹抓好防汛抗旱、防台风、 太湖安全度夏等工作。 ...
“轨道上的长三角”崛起关键支点
Xin Hua Ri Bao· 2025-05-27 06:57
在不远的将来,随着南京北站这座"超级枢纽"的崛起,一个更富活力的长三角经济圈将在轨道延伸处渐 次展开。 站在项目沙盘前看,总建筑面积69.21万平方米的南京北站犹如一个"立体交通魔方"。中铁建设集团南 京北站站房2标项目部总工程师王晓东表示,南京北站通过超大枢纽规模、高效换乘体系、站城融合开 发及绿色技术应用,不仅成为长三角北翼核心枢纽,更以填补区域空白、驱动江北发展的独特价值,成 为"轨道上的长三角"关键支点。 王晓东告诉记者,南京北站核心优势体现在四大维度:枢纽规模上,采用"3场16台30线"(高铁/城际/普 速三场并设),年旅客发送量可达3650万人次,直接服务江北浦口、六合等区域,填补该地区铁路交通 空白。立体换乘上,首创"双光谷+井字形快速换乘通道",地铁3、4、15、18号线及宁滁城际S4线共站 建设,实现高铁与地铁"零换乘",光谷扶梯5分钟直达候车层,换乘效率较传统枢纽提升近40%。绿色 技术上,广泛应用低碳材料和综合节能降碳技术,如结构大面积采用高强钢和超高强钢绞线减少总用钢 量;施工过程采用雨水回收和路液固化土施工技术;建筑屋顶设置10.5万平方米光伏发电板,实现年发 电量约300万千瓦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