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公园

Search documents
【风物郑州】郑州市森林公园:“龙湖”“凤山”绘锦绣
Zheng Zhou Ri Bao· 2025-07-04 01:59
【风物郑州】——见山见水见城郭系列报道 第三篇章:郑之园 郑州市森林公园:"龙湖""凤山"绘锦绣 郑州市森林公园所在之地,自明代以来,因黄河决口处逐渐上移至荥泽,黄河南岸自此没了自然屏障。 几百年间黄河泛滥、自然迁徙,向南摆动,加上人为决口,从上游黄土高原冲下的泥沙逐渐堆积在郑州 东部几十平方公里的面积内,由此形成了上百座大小不一的沙岗。 新中国成立后,郑州市政府组织动员各界人士在沙岗上植树造林,防风固沙,历经几年的奋斗,沙岗被 固定住了,树木成林了,为市区设了一道重要的绿色屏障,从根本上改善了郑州市的生态环境。 1951年成立了专门管理机构——郑州市林场。改革开放30年来,郑州市区向周边扩展很快,特别是老 107国道(现更名为中州大道)建成后,原先远离市区、交通不便、鲜为人知的林场一下子和市区拉近 了距离。1992年,政府批准在林场的基础上组建森林公园,公园占地近4000亩,培育并栽种有80多个品 种、几十万棵树木。 2018年,郑州市森林公园凤山园区升级改造项目完成,园区内七座错落分布山峰组成的"凤山"与龙湖相 映成辉,让郑东新区这座湖湖相连的"水域靓城"升级为山环水绕的"山水之城"。 晨光熹微,闲庭信步 ...
解码城园共融的“苏州实践”
Su Zhou Ri Bao· 2025-06-03 00:21
生态织网,从"点状盆景"到"山水长卷" 生态基底如画布,绿道网络则是勾勒山水长卷的画笔。依托"城市一核、四角山水、多元片区"的空 间格局,苏州逐步修复古城与自然之间的生态过渡带,织密山水绿道网络,实现从中心城区向太湖、长 江的生态辐射。 108座名录园林、9处世界文化遗产,是苏州"园林之城"的显性标签;而太湖、阳澄湖等400多个湖 泊,长江、京杭大运河等2万多条河流,大小不等的140余座山体,则是隐形的生态富矿。作为全国首 个"国家生态园林城市群",苏州具备古代园林底蕴与现代公园城市创新的双重优势。2022年,苏州明确 提出建设"处处皆景、城在园中"的公园城市目标。这一概念不仅仅是绿化面积的增加,更是对城市发展 方式的一次系统重塑。 在"生态筑城、绿道连城、公园融城、乐享园林、苏式生活"五大行动框架下,苏州公园城市建设全 面启动。苏州市园林和绿化管理局规划管理处处长柏灵芝介绍,在宏观生态格局方面,苏州构建起"一 核两带多廊多点"的生态骨架:以太湖为核心,长江生态带与水乡湿地带为"两带",山林、河流、湿地 为脉络,蓝绿网络贯穿全域自然要素。 初夏的苏州,草木丰茂,园林如画。走进古城区的大街小巷,不少居民将门前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