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改善

Search documents
【风物郑州】郑州市森林公园:“龙湖”“凤山”绘锦绣
Zheng Zhou Ri Bao· 2025-07-04 01:59
【风物郑州】——见山见水见城郭系列报道 第三篇章:郑之园 郑州市森林公园:"龙湖""凤山"绘锦绣 郑州市森林公园所在之地,自明代以来,因黄河决口处逐渐上移至荥泽,黄河南岸自此没了自然屏障。 几百年间黄河泛滥、自然迁徙,向南摆动,加上人为决口,从上游黄土高原冲下的泥沙逐渐堆积在郑州 东部几十平方公里的面积内,由此形成了上百座大小不一的沙岗。 新中国成立后,郑州市政府组织动员各界人士在沙岗上植树造林,防风固沙,历经几年的奋斗,沙岗被 固定住了,树木成林了,为市区设了一道重要的绿色屏障,从根本上改善了郑州市的生态环境。 1951年成立了专门管理机构——郑州市林场。改革开放30年来,郑州市区向周边扩展很快,特别是老 107国道(现更名为中州大道)建成后,原先远离市区、交通不便、鲜为人知的林场一下子和市区拉近 了距离。1992年,政府批准在林场的基础上组建森林公园,公园占地近4000亩,培育并栽种有80多个品 种、几十万棵树木。 2018年,郑州市森林公园凤山园区升级改造项目完成,园区内七座错落分布山峰组成的"凤山"与龙湖相 映成辉,让郑东新区这座湖湖相连的"水域靓城"升级为山环水绕的"山水之城"。 晨光熹微,闲庭信步 ...
全省健康河湖占比超八成
Liao Ning Ri Bao· 2025-06-23 00:59
Core Insights - The province has achieved significant improvements in water ecological environment, with surface water quality reaching 90.0%, an increase of 4.7 percentage points year-on-year, and the national important water function area quality compliance rate at 90.3%, up by 6.5 percentage points [1] - The province emphasizes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river and lake chief system to address key issues and improve water quality, with over 1.8 million river chiefs conducting 680,000 inspections and resolving over 44,000 water-related issues last year [1] Group 1 - The province's river and lake health evaluation shows that 84.4% of rivers and lakes are in a healthy state [1] - The province's river system faces challenges such as complex historical issues, extreme weather events, and inadequate pollution control, which affect water environment stability and ecological safety [1] Group 2 - The provincial river chief office has outlined key tasks for this year, focusing on clearing obstacles to flood discharge, ensuring water safety, and addressing pollution sources [2] - The province plans to integrate the protection and management of mountains, waters, forests, fields, lakes, grasslands, and sands, and will promote comprehensive management of 600,000 acres of small watersheds [2]
生态持续向好 北京陆生野生动物增至620种
Yang Shi Wang· 2025-06-08 08:59
记者从近期发布的《北京市陆生野生动物名录(2025)》了解到,随着生态环境的大力改善,北京为 各类野生动植物提供了良好的生长和栖息空间,种群数量持续增加,北京的陆生野生动物已达620种。 《北京市陆生野生动物名录(2025)》显示,全市陆生野生动物较2024年新增了8种,包括栗树鸭、 黑海番鸭、蛎鹬、青藏沙鸻、白冠攀雀、荒漠林莺、棕胸蓝姬鹟、中华长尾雀等8种鸟类。 (上图:黑海番鸭 爱鸟汇供图) (上图:青藏沙鸻 袁森林 摄) 麋鹿、黑鹳、褐马鸡等"国宝级"物种种群持续增长,南海子麋鹿苑向全国"输出"668只麋鹿,在全国建 立了47处麋鹿迁地种群。 (上图:北京南海子公园 麋鹿 北京市园林绿化局供图) 城六区首次发现槭叶铁线莲 今年4月初,北京市丰台区千灵山发现近100丛槭叶铁线莲,这是在北京城六区首次发现这种国家二级 保护野生植物。槭叶铁线莲属于毛茛科植物,大多生长在高山密林中或悬崖峭壁上,对生长环境要求极 高。而此次在浅山区发现槭叶铁线莲也属首次。北京在2020-2024年实地调查记录高等植物达2166种,是名 副其实的北方植物王国。 随着两轮百万亩造林等一系列生态工程的实施,北京的生态环境不断向好,为各 ...
上海生态环境状况公报发布 AQI优良率达88.5% 臭氧优化最明显
Jie Fang Ri Bao· 2025-06-04 01:53
记者 陈玺撼 饮用水水源的质量持续令人安心。去年,长江青草沙、东风西沙、陈行和黄浦江上游金泽4个上海 市在用集中式饮用水水源的月度水质全部达到或优于Ⅲ类标准。 上海多个水环境主要污染物的浓度也越来越低。2024年,参与评价的主要河湖断面总磷平均浓度为 0.128毫克/升,较2023年下降2.3%;高锰酸盐指数平均值为3.5毫克/升,较2023年下降2.8%。 在水环境治理上,上海重点抓住源头,去年全面完成3.06万公里岸线入河排污口的排查溯源;针对 水质易反复断面,完成249.96公里河道的"一点一策"专项整治。同时,不断提升末端处置能力,去年, 上海完成泰和污水处理厂二期等5项工程,新增污水处理能力48.5万立方米/日。 上海在2023年启动了首次全面的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创新调查组织方式,组织市、区两级生态环 境部门,统筹全市高校、科研机构、社会公众等社会各方力量4000余人次广泛参与,截至目前已完成 80%左右的外业调查任务,预计今年上半年基本完成外业调查。 《公报》显示,经初步统计,全市发现1个新物种、149个新记录种,包括大型真菌10种、高等植物 17种、昆虫122种。 上海市生态环境局昨天发布《2 ...
“观鸟热”折射“生态好”
Ren Min Ri Bao· 2025-05-12 02:14
保护鸟类,必须改善生态环境,修复生态系统。近年来,我国大力推进污染防治,开展蓝天、碧水、净 土保卫战,生态环境质量得到前所未有的改善。天更蓝了,2024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PM2.5平均浓 度为29.3微克/立方米,连续5年稳定达标;水更清了,2024年,全国优良水质断面比例达到90.4%,首 次超过90%;地更绿了,目前,我国森林覆盖率超过25%,成为全球森林资源增长最多最快和人工造林 面积最大的国家。与此同时,我国持续推进生态系统保护修复。目前,我国已正式设立三江源等第一批 国家公园,建立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地近万处,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实施,90%的陆地生态系统 类型和74%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物种得到有效保护,森林、草原、湿地等鸟类栖息空间得到悉心 呵护。 最近,有"鸟界国宝""鸟类大熊猫"之称的东方白鹳,被观测到连续13年赴约北京延庆野鸭湖湿地;国家 一级重点保护动物彩鹮在河北雄安新区白洋淀现身;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小天鹅连续5年选择在湖南 洞庭湖过冬……正因为人们营造了安心、适宜的生存环境,珍稀鸟类才会频频现身。如今,我国已经成 为世界鸟类种数最多的国家之一。国家林草局数据显示,2024年 ...
“观鸟热”折射“生态好”(生态论苑)
Ren Min Ri Bao· 2025-05-06 21:50
"观鸟热"的兴起说明我国生态环境越来越好,即使在北京、上海这样的大城市里,因为生态持续向好, 珍稀鸟类也会频频现身 "打鸟"是摄影行业用语,是指用长焦镜头远距离拍摄鸟类。黑海番鸭、荒漠林莺、中华长尾雀……目 前,北京市野生鸟类已达到527种,成为鸟类多样性最丰富的大都市之一,居民在中心城区就能"抬头观 鸟"的美好愿景正在逐步成为现实。在全国各地,越来越多人喜欢拍摄鸟类,尤其是珍稀鸟类,从镜头 里感受大自然的美丽与活力。"观鸟热"的兴起说明我国生态环境越来越好,即使在北京、上海这样的大 城市里,因为生态持续向好,珍稀鸟类也会频频现身,一些候鸟变成了留鸟,在大城市公园、景点安下 了家,成为城市里可爱的"鸟类居民"。 (文章来源:人民日报) 最近,有"鸟界国宝""鸟类大熊猫"之称的东方白鹳,被观测到连续13年赴约北京延庆野鸭湖湿地;国家 一级重点保护动物彩鹮在河北雄安新区白洋淀现身;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小天鹅连续5年选择在湖南 洞庭湖过冬……正因为人们营造了安心、适宜的生存环境,珍稀鸟类才会频频现身。如今,我国已经成 为世界鸟类种数最多的国家之一。国家林草局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越冬水鸟达到监测最高数量,重 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