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稻虾养殖
icon
Search documents
围垦稻虾的“文化+”
Hang Zhou Ri Bao· 2025-07-22 02:51
围垦沃土孕育稻虾新篇 小龙虾,并非江南"原住民"。它能扎根萧山党湾的围垦稻田,既得益于种植户吴明浩带来的稻虾共 养种植技术,更源于党湾人刻在骨子里的土地智慧。 党湾位于杭州东部围垦区,是20世纪60-70年代大规模围垦的重要战场。昔日,老一辈围垦人凭肩 挑背扛将荒滩变为沃野,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对土地的了解认知做到了极致。通过引入淡水冲洗盐碱 地,用水稻、棉麻、大豆轮作等方式,降低土壤盐碱度,提升土壤肥力,实现了当年围垦、第二年就能 种植收获。 围垦为党湾留下了宝贵的土地资源,更沉淀下敢闯敢试的精神财富,让党湾在农业转型的浪潮中, 得以继续"弄潮"。近年来,为做好非粮化整治的后半篇文章,党湾在庆丰村启动萧山区第一个稻虾共养 基地,探索"一水两用、一田双收"的优质高效农业新路。短短数年,基地面积从500多亩扩展至1100多 亩,成为全市规模之最。 而真正让稻虾跳出农事范畴、成为文化符号的,是党湾在农文旅产业不断自主创新的探索实践。 2023年6月,党湾镇首次试水开展稻虾主题推广,正式开启 "官方吆喝"。三年间,党湾镇相继推出稻虾 乐享季、开设稻虾主题餐厅、成立"稻虾湾"强村公司,不断丰富"文"的维度、打破"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