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情绪稳定的妈妈
icon
Search documents
高考放榜之后请告诉孩子:所有的事与愿违,都是上天另有安排
洞见· 2025-06-23 09:56
洞见 ( DJ00123987 ) —— 不一样的观点,不一样的故事, 3000 万人订阅的微信大号。点击标题下 蓝字 " 洞见 " 关注,我们将为您提供有价值、有意思的延伸阅读。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 ♬ 点上方播放按钮可收听洞见主播楚翘 朗读音频 但无论如何,那些为了梦想全力以赴的日子,那些挑灯夜战的时光,都已经成为过去。 如果孩子考得好,请为他真心鼓掌。 作者: 洞见·Seven 告诉他,这一路走来,你辛苦了。 成绩单上的每一个数字,都是你披星戴月的见证,都是你汗水与泪水的结晶。 伴随着六月的清风与蝉鸣,千万学子终于迎来了激动人心的放榜时刻。 寒窗十年,一朝放榜,几家欢喜几家忧。 不必自责,不必迷茫,更不必彷徨。 因为所有的事与愿违,都是上天另有安排。 01 不要因为一次考试,就定义了你的全部人生。 知乎上有这样一个问题:高考真正的意义是什么? 如果孩子不幸失利,更要给他一个温暖的拥抱,告诉他: 我知道你已经尽力了,我们爱你,与你的成绩无关。 其中高赞回答是: 高考真正的意义,不在于考了多少分,而在于人生的这场历练。 那些做过的卷子、写过的习题、背过的单词,淬炼了你的精神; 那些熬过的夜,流过的泪,洒 ...
不要太在意你的孩子!大格局父母,都做到了“三少三多”
洞见· 2025-06-13 11:14
洞见 ( DJ00123987 ) —— 不一样的观点,不一样的故事, 3000 万人订阅的微信大号。点击标题下蓝字 " 洞见 " 关注,我们将为您提供有价 值、有意思的延伸阅读。 作者:木槿妈妈 来源:中学生听书 (ID: tingshu2018) 好的教育,都不会太用力。 ♬ 点上方播放按钮可收听洞见主播林静 朗读音频 父母焦虑的根源:过度关注孩子。 曾在网上看到一位妈妈记录女儿的成长经历。 有一次,她上初二的女儿作为演讲代表进行开场致辞。 由于场地正式,观众众多,这位妈妈担忧孩子搞砸了,下不来台。 她问女儿:"要不要找老师润色下你写的演讲稿?" 女儿果断拒绝。 第二天早上,她又问女儿:"要不要我帮你听一下演讲的语速和语气?" 女儿再一次拒绝。 那几天,她一看到女儿,三句不离演讲。 妈妈的初心是好的,但站在女儿的角度,无时无刻的唠叨会让孩子感到烦躁,打乱孩子自己的计划和安排。 01 终于,有一天晚上,女儿情绪爆发了: "妈,你能不能不要总是这样小题大做,相信我就这么难吗?你也做点自己的事情分散下注意力吧。" 等到了演讲之时,这位妈妈和台下所有观众一样,也是第一次听到女儿的演讲内容。 演讲席上,她的女儿面带 ...
把女儿养得自私又叛逆后,我猛然醒悟:最愚蠢的教育,就是“过度尊重”孩子
洞见· 2025-06-09 09:36
洞见 ( DJ00123987 ) —— 不一样的观点,不一样的故事, 3000 万人订阅的微信大号。点击标题下 蓝字 " 洞见 " 关注,我们将为您提供有价值、有意思的延伸阅读。 作者: 暖爸老白 来源: 青春期父母成长学堂 (ID: fumuxue199) 长期坚持,就是引导孩子做正确的事。 ♬ 点上方播放按钮可收听洞见主播晏娇 朗读音频 01 上初中后,进入青春期的女儿,越来越难沟通了。 小时候懂事贴心的乖女儿,变成了一个叛逆不讲理的"刺儿头"。 我自认不是一个专制霸道的妈妈,一直很尊重孩子的意愿,凡事跟她有商有量。 不管是穿衣风格,饮食习惯,吃还是兴趣班、辅导班的选择,我都会把女儿当成一个成年人来 对待,听取她的想法。 但这样开明、平等的教育方式,并没有换来女儿的珍惜、体谅。 相反,她变得得寸进尺,一点不称心就闹情绪,发脾气。 早在一年多前,我就注意到女儿的这种倾向。 她放学后拖拉磨蹭,迟迟不写作业,我催促她抓紧时间,好早点睡觉。 她却理直气壮地反驳我:你为什么不能尊重我的想法?我有自己的时间安排! 我只好作罢,不再干涉。 原本以为,女儿的叛逆情绪,会随着时间慢慢减轻。但如今,已经到了让我愤怒而失控的 ...
50句彩虹屁,夸出孩子内驱力(建议收藏)
洞见· 2025-06-03 19:55
洞见 ( DJ00123987 ) —— 不一样的观点,不一样的故事, 3000 万人订阅的微信大号。点击标题下蓝字 " 洞见 " 关注,我们将为您提供有价值、有意思的 延伸阅读。 作者:Ms.懂 来源:育儿女神蜜丝懂 (ID: baogaomama2016) 孩子的自信,来源于被父母认可与信任。 ♬ 点上方播放按钮可收听 洞见主播周周朗读音频 很多文章提到,随着孩子长大,"亲妈滤镜"会逐渐碎掉,想想真的如此,小时候觉得自家娃天赋闪闪,举手投足都透着聪明可爱; 等到上了学,尤其中高年级,就成了差强人意、毛病多多,晒娃也晒不动了。 不知从哪一天开始,我们对孩子的话语里多了要求、训斥、指责,也有过大发雷霆,甚至比较。对孩子的批评指责多过表扬赞美。 这有孩子自主意识增强的原因,更多的是社会整体压力的传导。 每个人的花期都不同,有的人的花期来得早,有的人的花期来得晚,有的人甚至没有花期,因为他是参天大树!所以,我们要因材施教,要给 孩子足够的时间让他去开花、去成长。 时代不同了,作为父母,我们真的要学会赏识孩子,夸大他的优点,缩小他的缺点。 表扬孩子时用喇叭,批评孩子时用电话,让孩子在表扬中培养自信力,在批评中感受到 ...
永远不要跟孩子索取感恩
洞见· 2025-06-01 17:14
洞见 ( DJ00123987 ) —— 不一样的观点,不一样的故事, 3000 万人订阅的微信大号。点击标题下蓝字 " 洞见 " 关注,我们将为您提供有价值、有意思的 延伸阅读。 作者:枫子 来源:男孩派 (ID: boy666dj) 真爱里没有愧疚,只有轻松自在。 ♬ 点上方播放按钮可收听 洞见主播晏娇朗读音频 1919年,初为人父的胡适写下了一首诗《我的儿子》,诗中写道:树本无心结子,我也无恩于你。 但是你既来了,我不能不养你教你,那是我对人道的义务,并不是待你的恩谊。 将来你长大时,莫忘了我怎样教训儿子:我要你做一个堂堂的人,不要你做我的孝顺儿子。 当时,胡适这番"父母于子无恩"的言论一经发表,就引发了众多的批评与反驳。 好友汪长禄甚至很不客气地对他说:盼望先生空闲时,能再把"我的父母"这四个字,好好地想一想。 对此,胡适解释说: "父母无恩,是站在父母的立场,不居功,不市恩,不向孩子索要回报。 子女爱敬父母,是因为父母本身作为人的个体,是值得人们爱敬的。 父母不必站在债主的位置,向儿女索要他们的孝与爱敬。" 是啊,养育是父母的责任,教养是父母的本分。 父母不居功自傲,不挟恩图报,才能让孩子在平等中生 ...
你的孩子,其实是来渡你的
洞见· 2025-05-31 16:32
洞见 ( DJ00123987 ) —— 不一样的观点,不一样的故事, 3000 万人订阅的微信大号。点击标题下蓝字 " 洞见 " 关注,我们将为您提供有价值、有意思的 延伸阅读。 生命影响生命,父母与孩子相互照亮。 ♬ 点上方播放按钮可收听洞见主播晏娇 朗读音频 时光匆匆,又是一年六一。 仿佛只是转瞬间,我儿子已经从咿呀学语、蹒跚学步的娃娃,长成了一个小小少年。 看着眼前这个会气人,也会哄人,疼人的孩子,我时常会有这样的感觉: 原本以为是自己为孩子付出一切,却渐渐发现,是孩子的到来,让我以父母的身份,体验到了生命层层绽放的惊喜与幸福。 正如作者刘娜所写: "我给了孩子生命,但孩子却不断给我奇迹:关于家,关于爱,关于善,关于成长,关于生命,关于那些肉眼看不见的真情。 他来自我的身体,却丰富着我的生命;他称呼我为妈妈,却纠正着我的航行;他是我的孩子,也是我最好的老师。" 父母子女一场,其实是孩子带着使命来渡我们,在琐碎无常的日子里,完成一场生命的觉醒与蜕变。 所以在即将到来的儿童节,在这个专属孩子的节日,父母们不妨对孩子说上一声"谢谢",谢谢孩子渡我们前行。 孩子的爱,是治愈一切的良药。 网上有个问题:哪个瞬间 ...
真正厉害的父母,从不用小事内耗孩子
洞见· 2025-05-28 19:27
洞见 ( DJ00123987 ) —— 不一样的观点,不一样的故事, 3000 万人订阅的微信大号。点击标题下蓝字 " 洞见 " 关注,我们将为您提供有价值、有意思的 延伸阅读。 作者 :小番茄 来源: 新东方家庭教育 (ID:xdfjtjy)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生活环境。 ♬ 点上方播放按钮可收听洞见主播周周 朗读音频 一位心理学家讲过一个故事: 3岁时,公园里,孩子一路狂奔摔倒了,正一脸痛苦时: 父母赶过来:"我说什么来着,慢点跑慢点跑,你不听,又摔跤了吧?" 5岁时, 孩子吃饭不小心把饺子掉在衣服上,正不知所措时: 父母围过来:"你怎么这么不小心啊!刚穿的新衣服又弄脏了!" 7岁时, 孩子上学时忘了带作业,被老师批评了一顿。 父母晚上又是冷嘲热讽:"叫你昨晚不收拾,这回长记性了吧!" 10岁时,孩子有次考试没考好,父母又在饭桌上嘟囔: "养你有什么用"、"你看看别人的孩子"...... 结果12岁那年,孩子被确诊为中度抑郁。 父母一脸不可思议:"怎么会这样?我们明明什么也没对他做!" 一个家庭最可怕的,就是像这样—— 不断在小事上内耗孩子 。 分明是无心到可以忽略不计的过失,却始终揪着不放,喋喋不休、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