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舍得智慧人物》第七季
icon
Search documents
于佩尔:热爱永远不会消失
凤凰网财经· 2025-07-24 13:13
在于佩尔的演艺生涯中,她用行动诠释: 艺术的魅力,不在于追随喧嚣的浪潮,而是享受忠于自我的旅程。 由凤凰网、舍得酒业联合出品的访谈节目《舍得智慧人物》第七季,本期特邀主持人陈鲁豫,对话法国 国宝级女演员伊莎贝尔·于佩尔。 01 舍弃商业泡沫 提起于佩尔,你也许会想起法国影坛的国宝,戛纳与威尼斯电影节最佳女演员,欧洲电影奖上 屡获殊 荣的身影 ;亦或是影史经典中,游走于道德边缘、被欲望与痛苦撕裂的 复杂女性形象 。 几十年来,她不断打破表演边界,重新定义"深刻"与"勇气"在银幕上的模样——从内敛的痴情女工,到 欲念焚身的教授,她 用半个世纪在角色深渊中凿出的微光,照亮了人性最晦暗的褶皱。 有时,她也会选择新人导演执导的作品,并坦然接受:"你只需要做好承担风险的准备"。 1980年,她参演的《天堂之门》在纽约首映。 该片耗资惊人却遭遇票房惨败,被影史贴上"灾难"标签。面对这段经历,于佩尔却展现出异于寻常的淡 然与洞见。 她不回避商业失利,冷静剖析道,"电影的经济价值与艺术价值往往难以完美融合, 我为我的野心买 单"。 这份清醒让她坦然 舍弃了对影片世俗成败的纠缠执念,将其视为一次难得的"攒劲"过程 ,为日后塑造 ...
陈梦:“我的时代”不被定义
凤凰网财经· 2025-05-15 14:21
从5岁握拍到30岁巅峰,陈梦用25年诠释: 人生没有标准答案,唯有在舍与得之间蓄力,方能突破桎梏。 由凤凰卫视、凤凰网、舍得酒业联合出品的访谈节目《舍得智慧人物》第七季,本期对话奥运冠军、中国乒乓球运动员陈梦。 01 与生俱来的天赋:从小争强好胜 她争强好胜的个性在训练场显得更加突出,"我这次(如果)输了,我心里是不服的,我就想我下一次一定要赢"。 在省队训练时,她曾一声不吭连续击打20筐球。那时她对梦想也许没有概念,但那种"我做到了"的自豪让她足以坚持下来。 2007年,13岁的陈梦进入中国乒乓球女二队,成为当时队内最小的队员。 在国家二队的残酷竞争中,"攒劲"成为她的生存法则。 每月队内循环赛如同生死战:前三、四名可与一队运动员打交流赛,位次再靠前就可以进入一队,末位者直接淘汰回省。 这段时光,她开始对输赢的概念有了更强烈的认知,"赢球就意味着,你能够进入更好的团队,你能够继续打下去,输球就意味离目标又远了一步"。 为此, 她选择舍掉安稳的训练节奏, 日常训练、向前辈请教…她始终用行动积攒成功的可能性。2010年, 千万次挥拍终于换来入场券, 她从国家二队晋 升至国家一队,梦想成为奥运冠军的念头更加坚定。 ...
周冠宇:一切不可能都是用来打破的
凤凰网财经· 2025-05-10 14:21
2024年4月,上海国际赛车场,当周冠宇驶入发车格时,看台上20万名观众爆发出震耳欲聋的 呐喊。 赛后,他走出驾驶舱,这个向来以"冷静"著称的车手蹲在赛道边掩面而泣—— "从观众席到发车格,这条路我走了20年"。 由凤凰卫视、凤凰网、舍得酒业联合出品的访谈节目《舍得智慧人物》第七季,本期对话中国 首位F1车手周冠宇。 真正的淬炼始于2012年。 已经狂揽国内卡丁车锦标赛多个分站冠军的他,做了人生的第二次选择——转战西方赛场。 01 异国淬炼:在至暗时刻"攒劲"突围 2004年,5岁的周冠宇举着印有偶像阿隆索图像的旗帜,在上海国际赛车场观看了人生中第一场 世界一级方程式锦标赛(F1)比赛。 轰鸣的引擎声、飞驰的赛车、沸腾的人群…… 这是他赛车梦的起点。 2007年,8岁的周冠宇第一次坐进卡丁车驾驶座,他立刻爱上了这项运动, "自己掌控所有即将 发生或者不可避免的一切"。 同年,他在首次卡丁车比赛中遭遇严重事故:后方赛车失控撞击致其右臂皮肉外翻。缝针时, 他却对父母说: 还想继续开赛车。 这种近乎执拗的"舍得",成为贯穿他职业生涯的底色。 他的母亲回忆道:"那么小的小孩,满脸油污,下雨也得开,多危险……作为妈妈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