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衣仕女》

Search documents
“其命惟新”大展首日看展者排起长龙 多位美术界专家共论沪粤百年艺术交流 沪粤携手双向互动再奏“文化恋歌”
Jie Fang Ri Bao· 2025-10-20 01:37
记者 阮佳雯 "'其命惟新'大展就像一盘大餐,让艺术爱好者都吃饱了!"观众戴先生站在黄般若、卢振寰联合创 作的《竹石麻雀》前,仔细欣赏画作中的每一处细节。在戴先生看来,这次的广东美术百年大展,规模 上让观众"吃饱",内容上更让观众"吃好"。 昨天,"其命惟新——广东美术百年大展"向公众开放首日,上海美术馆门前排起长龙,静谧的展厅 里人头攒动、秩序井然,不同年龄、不同身份的观众在这里交汇,共探岭南美术一百年的变迁。当天上 午,以"中国近现代美术与广东实践"和"广东近现代美术的区域互动与历史叙事"为议题的开幕研讨会同 步举行,多位美术界专家在沪"论剑",共同梳理广东美术百年发展脉络。 展览兼具热度与深度 "这些小小的叶子,从尾部到尖端,颜色由深至浅,过渡极其自然,背后是多深的功底!"戴先生指 着画上的一片竹叶感慨。退休后爱上琴棋书画的他,是上海各大美术展的忠实观众。"把每幅作品的细 节看进心里",是戴先生观展的习惯。而此次展出的岭南美术作品在细节上的把握,让戴先生深感"来值 了"。对他来说,这次观展既是一次欣赏,更是一次学习。 记者在展览现场看到,几位结伴而来的艺术院校学生带着笔记本与相机,穿梭在各个展厅内,不时 ...
“其命惟新——广东美术百年大展”在沪开幕 跨越时空 百年文脉又重逢
Jie Fang Ri Bao· 2025-10-19 02:35
记者 阮佳雯 昨天,"其命惟新——广东美术百年大展"在上海美术馆(中华艺术宫)正式开幕。作为第二十四届 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周"重要活动,本次大展汇集超350位从近现代到当代的岭南美 术名家代表作品,展览面积超2万平方米,系统梳理并全面呈现广东美术在百年间的革新历程与辉煌成 就。 展览中不乏岭南美术史上的经典之作。高剑父创作于1932年的《东战场的烈焰》,记录了上海闸北 在一·二八事变中的创伤场景,传递出深沉的民族情感;林风眠的《青衣仕女》以流畅线条展现东方仕 女的灵动飘逸;广东美术馆馆长王绍强的《淬厉新之》则通过105件水墨模块的拼合,探索传统绘画的 当代转型。正如王绍强所说,"展览不只有历史的深厚,也激发当代的思考。" 这并非岭南与海派的初次邂逅,而是百年文脉的一次重逢。1912年,在上海福州路的惠福里,来自 广州的"二高一陈"——高剑父、高奇峰、陈树人,创立了审美书馆,他们以《真相画报》为旗帜,发出 中国画革新先声。由此,粤籍美术家成为海派画坛多元格局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纵观百年,沪粤两地的 艺术交流绵延不绝。岭南画派将海派艺术对时代脉搏的敏锐感知融入创作,最终形成兼具笔墨意趣与光 影肌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