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东北竞存中学校旗
icon
Search documents
这面旗,就是不灭的火种
Liao Ning Ri Bao· 2025-07-10 01:01
如今,校旗已满身风霜,可那些裂痕与破洞,在范丽红眼中都是"会说话的历史"。去年,共有 467.3万人次走进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其中超过三成是青少年。他们在展柜前细细端详校旗上 的针脚,聆听那些关于"竞存"的往事。留言簿上,有孩子写下:"校旗的破洞像眼睛,看着我们成 长。"还有人画了一面小小的红旗,旁边写着:"长大后,我来守护祖国。"这些话语,恰似旗上"竞 存"二字穿越八十余载风雨的回响,清晰昭示着:一个民族的精神,永远不会褪色。 学生模仿着车向忱的笔体,将"东北竞存中学校"七个字绣在白布上。这面象征"白山黑水"的校旗, 从此成了流亡师生的精神图腾。它见证了学生们走街串巷开展抗日宣传,聆听着课堂上孩子们齐声诵 读"还我河山",也望见了大雁塔下他们练习刺杀的身影。车向忱特意借来步枪,告诉学生:"军事训 练,也是救国的本领!" 这所诞生于流亡中的学校,与民族救亡的脉搏同频共振,更与中国共产党的主张深深契合。车向忱 欣然接受地下党员到校任教,让他们以教师身份开展工作;从八路军办事处请来教官,为学生讲授游击 战术课。1935年到1945年间,5000余名学生从这里走出去,许多人背着简单的行囊奔赴延安,心里揣 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