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马铃薯优质高产技术

Search documents
瞭望·瞭望访谈 | 这称呼像鞭子,抽着我不能停下脚步——专访“农民院士”朱有勇
Xin Hua She· 2025-06-09 08:25
"农民院士"朱有勇 农业科技走进乡村大有可为,但必须要解决当地特色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难题 着力培养胸怀国之大者、心系民之所需,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的优秀年轻科研人才 文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 王长山 丁怡全 身穿迷彩服、头戴草帽、脚踩胶鞋……中国工程院院士、植物病理学专家朱有勇的这身行头,常常让初 次见到他的人误以为他是下地干活的老农。 朱有勇对此不以为意:"我们是党和人民培养的院士专家,用我们的科研成果改变落后的生产技术,让 农民兄弟富裕起来,是应尽的本分。" 朱有勇1955年11月出生在云南个旧。毕业于云南农业大学的他,在农业生物多样性与病虫害控制领域科 研成果丰硕,于2011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2015年,这位赫赫有名的科学家在花甲之年离开熟悉的实验室,扎根云南普洱市澜沧拉祜族自治县,书 写下一段段"院士扶贫""科技扶贫"的动人故事。 这份将论文写在大地上的坚守,让朱有勇成为农民口中亲切的"农民院士",并在2019年被授予"时代楷 模"称号。 科技成果"遍野飘香" 《瞭望》:您目前的研究方向和进展是什么?当初如何产生"农民需要什么就研究什么"的理念? 朱有勇:我的专业是植物保护,研究方向是利用生物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