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科技

Search documents
硬装备+软技术双发力!我国持续夯实农业应急救灾能力 粮食生产韧性更强
Yang Shi Wang· 2025-10-11 08:02
央视网消息:黄淮海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主产区,在持续阴雨天气下,如何把这里的秋粮抢收到手,尽快颗粒归仓?让冬小麦能尽早播 种。农业农村部与当地协同联动,上装备,换品种,以科技的加持,给出了系列解决方案。 解决方案1:上"装备"! ·地面不行就换"履带":普通收割机会陷进泥里,但24万台履带式收割机已经调度到位,它们就像农机里的"越野坦克",专治各种泥泞。 ·没太阳晒就用"机器烘":2000多台移动烘干机组成流动烘干队,加上各地公布的烘干中心热线,等于给湿粮建起了"烘干急救网络"。 雨耽误了收成,还可能耽误下一季的冬小麦播种。农技专家已经给出了"晚播指南": ·换品种:用更耐晚播的种子。 ·加密度:通过增加播种量来弥补时间损失。 ·足底肥:保证后期生长营养。 这套"以技补晚"的操作,目标很明确:把这季的损失降到最低,同时给下一季上好"保险"。 面对极端天气,我国农业应对已经是一套系统性的工程,从农机调度到技术保障,核心就是用更专业、更智能的方式,稳住我们的"饭 碗"。 我国持续加强农业领域应急救灾能力 刚才短片中提到的,这些履带式收获机、移动式烘干机,都是应急救灾用的农机装备。"十四五",国家进一步加强了农机应 ...
山东的东西,为什么都长得这么高?
Hu Xiu· 2025-10-09 13:45
根据《2016年山东省学生体质健康监测报告》,山东省大学生男性平均身高达到了175cm,女性平均身高达到了162cm,遥遥领先于其他省份。 不同年龄段的山东人身高都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有趣的是,这片土地上生长的物产似乎也感染了这种"巨人基因":两米五的章丘大葱让姚明都相形见绌,一斤多重的戗面大馒头足以喂饱一个壮汉,半斤 一个的鲅鱼饺子让外地食客目瞪口呆…… 大梨子、大樱桃、大包子、大馒头……山东这片土地仿佛有着神奇的魔力,让每一样物产都变得高大。这背后是偶然的自然选择,还是有着更深层的人文 与科技因素? 今天,我们就来探寻一下山东物产"巨大化"的秘密。 一、进击的"巨人制造" 在中国各省平均身高排行榜上,山东大汉和大嫚们长期占据榜首位置。 山东的物产都很大,这并不是刻板印象,而是真实的情况。最典型的,就是章丘大葱。 葱大家都不陌生,大江南北、长城内外都有分布。一般的小香葱也就20来公分,大葱能到一米高。 那么山东的章丘大葱有多高呢?2020年有一则新闻:山东济南市章丘区绣惠街道王金村的葱农苗发勇,种出了高达2.532米的大葱,打破了吉尼斯世界纪 录。 2.532米!现如今征战NBA的"中国巨人"杨翰森(生于山 ...
天气变化如何重塑小麦生产格局?
Qi Huo Ri Bao· 2025-10-09 07:08
2025/2026作物年度,小麦产量和消费量均有望创下新高 气温上升或将显著增加适宜小麦种植的土地面积 据美国农业部预测,全球小麦产量有望在2025/2026作物年度创下8.086亿吨的历史新高。然而,这一亮 眼的总体数字背后,不同地区小麦生产情况却存在分化。 美国农业部数据显示,中国、印度、欧盟、俄罗斯和阿根廷预计将实现小麦丰收,而其他国家由于天气 干旱,小麦产量将受到冲击。加拿大用于小麦种植的土地面积已出现下降。 与此同时,数据显示2025/2026年度小麦消费量有望创下历史新高。中国不仅是全球最大的小麦生产 国,通常也是最大的小麦进口国。由于一些主要产区受到天气干旱影响,中国进口量预计在2025/26年 度增加270万吨。其他亚洲国家,如印度尼西亚、菲律宾和孟加拉国,因消费和人口双重增长的影响, 今年小麦进口量也可能出现显著上升。 供应不确定性下的波动加剧 适应气候变化 农业科技在培育耐气候小麦品种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尽管仅靠创新无法完全保障小麦产量。基因编辑 和转基因小麦品种的发展,特别是那些更能抵御天气影响的品种,可能会对供需格局产生重大影响。 尽管目前尚无大规模商业化种植的转基因小麦品种,各国对这 ...
(乡村行·看振兴)从乡村田到实验室:看河南新乡农业科技之变
Zhong Guo Xin Wen Wang· 2025-10-08 09:01
在原阳智慧农业控制中心,大屏正实时监测数万亩高标准农田的长势。近年来,当地不断推广测土配方 施肥、水肥一体化等技术,并结合植保、苗情、气象监测等农业监测体系的建成以及与科研单位开展种 业合作,推动了水稻品种、品质与产量的全面提升。 除了科技助力,近年来,原阳县还在河南省农业科学院专家指导下,推动"稻鳅、稻鱼、稻蟹"等多种生 态立体种养模式,不仅融合发展"种植+养殖+农事体验",助力乡村经济发展,还推出"稻鳅大米"等产 品,受到市场青睐。 (乡村行·看振兴)从乡村田到实验室:看河南新乡农业科技之变 中新网新乡10月8日电 (李海珠)金秋时节,正是秋作物成熟、收获的季节。依托黄河自流灌溉的优势, 河南省新乡市原阳县黄河岸边的稻田里一片金黄,稻谷飘香。 连日来,中新网走进河南省新乡市的农业实验室,并深入田间地头,了解近年来当地农业科技之变。 "过去,原阳县是黄河故道盐碱地。"原阳县太平镇菜吴村党支部书记吴振邦介绍,引黄灌溉后,土地得 到黄河水的滋润,土质得以改善,形成独特的原阳地质。 "水稻与水产动物相辅相成,形成绿色生态系统。"水牛赵村党支部书记赵俊海表示,一方面,水产动物 为水稻提供天然有机肥料,提高水稻产量; ...
福建80后博士,靠“干农活”年入10亿,要IPO了
创业邦· 2025-10-06 03:39
「IPO全观察」 栏目聚焦首次公开募股公司,报道企业家创业经历与成功故事,剖析公司商业模式 和经营业绩,并揭秘VC、CVC等各方资本力量对公司的投资加持。 作者丨巴里 编辑丨关雎 图源丨极飞科技 近日,广州极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极飞科技")正式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启动港股 IPO 进程。 这并非极飞科技首次冲刺资本市场 —— 2021 年 11 月,公司曾谋求在科创板上市,后在 2022 年 5 月因战略调整主动撤回申请。 极飞科技聚焦于打造农业机器人,目前其产品线已覆盖农业无人机、农业无人车、农机自驾仪以及物联网智慧农场系统等。 在资本层面,极飞科技已获得多轮融资,投资机构阵容强大,包括高瓴创投、百度资本、软银愿景基金、联通广新基金、创新工场和广州越秀资本等。 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研究数据显示,截至 2024 年,极飞科技在全球农业机器人市场及农业无人机领域的市场份额分别达到 10.7% 与 17.1% ,在这两个 细分领域均位列全球第二。 2024 年,公司成功实现扭亏为盈,录得净利润 7040 万元, 2025 年前六个月利润为 1.3 亿元,同比增长 49.1% 。 福建 80 后博士 瞄准 ...
晓数点|10月财经日历请查收!
Di Yi Cai Jing· 2025-09-30 13:02
一图速览>> i 11 画 F ■ ting - 1999 L i 10 r an 4 n @ Time I th i 2025年 欧佩克公布 月度原油市 Iフ In H 吻拔言 2025年 诺贝尔奖 公布 2025世界农业科 初八 29 初: 6 十五 l 中l 方1 OpenAl 2025年 开发者大会 2025年诺贝尔当 港 A股休市 13 t H 国内成品油 IE/ 迎调价窗口 度 l LH 4 报 中国9月贸 易帐 港交所推出 泡泡玛特股 票期权 甘九 20 九, 十届四中全会 国家统计局 发布前三季 度国民经济 运行数据 70个大中 初- 城市住宅销 售价格月度 报告 中国10月 LPR 2025 北外滩国际航运 2025世界 VR产业大 a 27 初七 初, 国内成品油 第 如何补容门 | 能- と #リ 中国1-9月 规模以上工 亚在亚利润 年率 ...
希望的田野“丰”景如画 绘就产业兴旺的乡村振兴生动图景
Yang Shi Wang· 2025-09-30 08:49
央视网消息:金秋时节,广袤的乡村处处透着丰收的喜悦。一起走进希望的田野。河南安阳滑县的127万余亩玉米近日迎来收获,当地投 入新型机械,多措并举确保颗粒归仓。 在滑县牛屯镇的高标准农田内,玉米茎穗收割机穿梭作业,摘棒、剥皮等一气呵成,金灿灿的玉米倾泻而出的同时,玉米秸秆也被同步粉 碎、收集,实现收获与资源再利用"双推进",大幅提升作业效率。 近年来,滑县通过打造良田、普及良种、推广良法、培育良农、制定良策"五良"协同推进的方式,持续夯实秋粮丰收基础。此外,当地充 分利用国家农机购置补贴政策,鼓励农户购置新型机具,并科学调度机具,确保秋粮颗粒归仓。 陕西定边:青贮玉米开镰收割 为牲畜备足"营养包" 这段时间,陕西榆林定边县迎来青贮玉米收获季。各地正紧锣密鼓地开展收割、压实、封藏作业,全力储备优质青贮饲料,为牲畜安全越 冬备足"营养包"。 在定边县堆子梁镇仓房梁村的一处青贮玉米地里,收割机轰鸣作响,一株株玉米被齐根切断,运输卡车紧随身旁,车厢里垒起一座座青 贮"小山",一派热火朝天的丰收景象。 而在距离该玉米地不到10公里的奶牛场里,工人们也正在进行着"收贮"作业。一车车满载青贮饲料的运输卡车陆续将青贮饲料倾倒在 ...
从烧钱到造血:极飞科技闯关港股 讲述农业机器人差异化生存故事
Zhi Tong Cai Jing· 2025-09-30 02:43
从亏损到盈利的艰难转身 根据此前招股书显示,极飞科技的财务数据反映了其从"烧钱扩张"到"开源节流"的战略转变。2018年至 2020年,公司营收虽从3.2亿元增长至5.3亿元,但净亏损持续扩大,从671.7万元增至6084.6万元。2021 年科创板IPO撤回后,极飞进入深度调整期。2022年至2024年,营收从6亿元跃升至10.66亿元,亏损则 从2.5亿元收窄至1.3亿元,并在2024年首次实现净利润7041万元。2025年上半年,公司营收7.45亿元, 同比增长2%;期内利润1.3亿元,同比大增49.1%,毛利率稳定在34.3%。 9月25日晚,农业无人机独角兽企业极飞科技正式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这是其继2021年科创板申请撤 回后的第二次IPO尝试。 根据招股书,极飞在全球农业无人机市场中位列第二,与行业巨头大疆共同占据近八成的市场份额。 2024年,公司营收突破10亿元,实现扭亏为盈,净利润达7040万元。这一成绩单相比2021年的连续亏损 无疑更具吸引力. | | | 截至12月31日止年度 | | 截至6月30日止六個月 | | | --- | --- | --- | --- | --- | - ...
死磕农业机器人,福建80小伙干出全球第二,港股上市
3 6 Ke· 2025-09-30 00:02
近日,来自广东广州的广州极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极飞科技")拟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挂牌上市, 华泰国际担任其独家保荐人。这次其二度冲刺资本市场,极飞科技曾于2021年申请科创板上市、但因战 略调整与2022年5月主动撤回。 极飞科技的产品主要包括农业无人机(比如能自动喷药、撒肥的飞天机器人)、农业无人车(在地上跑 的耕地机器)、农机自驾仪(给拖拉机装上"自动驾驶"脑子)和智能农场设备(用传感器监控土壤、水 分啥的)等。 其无人机一天能喷上千亩地,比人工快10倍,还省30%的农药和90%的水,这样农民省钱、省力。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于2024年度极飞科技以10.7%和17.1%的市占率在世界农业机器人和农业 无人飞机行业分别排名第二。 站在2025年的时间节点,让我们来看看农业机器人有哪些新的市场需求? 01 命运,在2013年迎来了转折。 极飞科技创始人彭斌,1982年出生于福建三明,自小就对航模与机器人有着近乎痴迷的热爱。 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毕业后,他成为程序员,连续三年斩获微软MVP奖项,还担任了微软(广州) NET俱乐部主席等职务,成为业内小有名气的技术专家。 但在代码与程序之外,飞行始终是他无 ...
美国豆农的血泪教训:天量大豆烂在地里,背后真相更残酷!
Sou Hu Cai Jing· 2025-09-29 03:26
伊利诺伊州的农场里,联合收割机轰鸣而过,金黄的豆粒如瀑布般倾泻,但农场主约翰的脸上看不到一丝喜悦——这些大豆,可能永远都卖不出去了。 "仓库已经满了,价格跌破了成本线,而最大的买家已经转向巴西。"美国中部农业带的上空,弥漫着一种绝望的气息。 自5月以来中国对美国大豆的采购量为零,这个数字像一记重锤砸向美国豆农。与此同时,中国1-8月从巴西进口了6600万吨大豆,这个数字背后,是美国农 业帝国一个时代的终结。 这场危机并非突如其来。数据显示,中国在过去十年间稳步减少对美国大豆的依赖,同时大力开发巴西、阿根廷等替代来源。而美国豆农却沉浸在"最大供 应商"的光环中,忽视了市场多元化的战略价值。 t a CREAT - 40 A p 表面看,这场危机源于贸易摩擦;实质上,美国农业竞争力下滑才是根源。 "巴西大豆不仅价格更低,而且蛋白质含量更高,"农业专家分析,"南美洲得益于年轻肥沃的土壤和更适宜的气候条件,这是美国老化的耕地无法比拟的。" 土壤健康成为决定农业竞争力的隐形战场。过度耕作、连作障碍,让美国中部"玉米带"的土壤有机质含量逐年下降,直接影响了作物品质和产量。 相比之下,中国农业近年来大力推行"藏粮于地"战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