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景泰蓝《中轴盛景》赏盘系列

Search documents
京味文化传承创新点亮多彩生活
Bei Jing Ri Bao Ke Hu Duan· 2025-10-11 22:11
本报记者 王润 从巧夺天工的非遗手作,到余音绕梁的戏曲舞台,京味文化始终是北京作为全国文化中心最鲜明的底 色。近日,记者走进曹氏风筝工坊、北京市珐琅厂与长安大戏院,对话传承人、从业者,探寻传统技艺 与艺术在当代的传承密码,感受京味文化生生不息的活力。 曹氏风筝 让国家级非遗飞向世界 在海淀区上庄镇的曹氏风筝工坊内,竹篾翻飞、彩笔流转,一只北京沙燕风筝的轮廓逐渐清晰。"曹雪 芹当年在《废艺斋集稿》的第二卷《南鹞北鸢考工志》中专门写下风筝技艺,初衷便是'济人以艺',这 也是我们传承的核心。"曹氏风筝第三代传承人马年礁一边带领记者体验亲手扎风筝骨架,一边向记者 讲述技艺背后的文化和意义。 曹氏风筝2011年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2018年5月正式录入文化和旅游部、工业 和信息化部等四部委联合发布的"第一批国家传统工艺振兴目录"。马年礁告诉记者,曹氏风筝融汇宫廷 与民间技艺精华,以"扎、糊、绘、放"四艺为核心,保留21首扎制歌诀与20种技法。 从20世纪70年代残疾人风筝厂的创办,到如今"企业+政府+社区"的文化惠民模式,工坊始终践行"以艺 自养"的初心,每年吸引数十万人次参与线下工坊、线上直播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