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多年生稻(云大25
icon
Search documents
科技小院:硕士读三年,两年在种田
Xin Hua Wang· 2025-05-05 08:34
新华社昆明5月5日电 题:科技小院:硕士读三年,两年在种田 新华社记者彭奕凯 5月初,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海县勐遮镇曼恩村,数百亩试验田如棋盘般整齐。一群年轻人正卷着裤腿在泥泞的田埂上穿行,时而俯身 查看稻苗长势。在太阳底下,他们的衣服被汗水浸湿。在稻田旁的机耕路上,几个皮肤黝黑的小伙子正在调试着大型无人机。不远处,由傣家吊 脚楼改造的实验室内,手持叶绿素检测仪的研究人员正在忙碌。这些身影,正是扎根在此的云南大学多年生稻科技小院师生。 2月27日,云南大学农学院教师黄光福在试验田里给学生授课(无人机照片)。新华社发(彭奕凯 摄) 与传统水稻需要年年播种不同,多年生稻一次播种可连续收割3年至4年。从播种后的第二年起,农民就无需购种、育秧、犁田插秧,只需日常田 间管理,就能实现"割韭菜式"收稻。 云南大学农学院院长胡凤益解释,这种模式在保证亩产量达到1000公斤的同时,最大程度减少了对土壤的扰动,有利于生态修复,实现粮食安全 与生态保护的双赢。 "科技小院的科研目标不仅是技术创新,更重要的是让科研成果走出实验室,在田间地头真正落地。"黄光福说,团队通过科技小院模式,将科研 方向与农户需求紧密结合,当地农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