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手性药物分离原料
icon
Search documents
专访天工所张以恒 | 近100%转化率破秸秆制粮天花板,体外生物转化如何重构 “中国饭碗”?
关键词 | DT产业研究院 | 人物专访 | 张以恒研究员 " 多酶分子机器把不可食用的纤维素转化为可食用的淀粉,根本性解决粮食来源问题,1克纤维素可转为0.93克淀粉。 " 张以恒研究员告诉DT新材料产业研究院。 院士评语 全球陆生植物利用光合作用每年生产大约2000亿吨木质纤维素(约含800亿吨纤维素),这些木质纤维素在自然界循环与转化。现代农业全年粮食产量大约 30 亿 吨。中国 2024 年进口淀粉类粮食 ~2640 万吨与大约1亿吨大豆,耕地红线与国际形势仍制约粮食安全。 近日,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张以恒研究员团队,在《国家科学评论》(National Science Review, NSR)发表的最新研究中, 用一套 "多酶分子机器" 实现 纤维素到淀粉 93.3% 的实际转化率 ——从原先天花板的理论产率50% ,拉至近 100% 的实战水平。 这项 被邓子新院士称为 "摆 脱传统微生物代谢束缚" 的技术,不仅是实验室的原始创新,更在 河南新拓洋 、 国投生物的中试线中推进 ,让 "秸秆变粮" 从实验室 走向工厂。 「 DT新材料 」 产业研究院 生物基和生物制造团队 独家专访张 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