掐丝珐琅银器

Search documents
云南丽江珐琅银器:银丝为骨,釉上写“诗”
Ren Min Ri Bao Hai Wai Ban· 2025-10-21 01:55
谭志平在展会上向外国参观者展示产品"彩银之蓝"。受访者供图 谭志平设计的茶具作品"彩银之蓝",包含花朵、大象、孔雀等云南特色元素。受访者供图 本版照片除 标注外均为朱远灵拍摄 在银胎上"掐丝"。 谭志平(右)在伯父谭继成指导下为银胎"填蓝"。 裁剪银片,准备打制银胎。 在银胎上"焊丝"。 透明滴管中盛着翠蓝珐琅釉料,银壶表面是掐丝绘就的牡丹纹样。沾着颜料的手轻轻捧起壶身,谭志平 目光专注,如同手握银针的绣娘。"填蓝跟绣花一样,是个精细活。" 1976年,谭志平出生于云南省丽江市永胜县三川镇金官街的银匠世家,是"谭记银匠"第四代传人。他正 在制作的是掐丝珐琅银器。永胜掐丝珐琅银器已有800余年历史,集冶金、铸造、锻打、雕、錾、锤、 绘画、窑烤等多种工艺于一体,因器形优美、装饰繁丽远销缅甸、印度,成为茶马古道上的珍品。2021 年,永胜珐琅银器制作技艺(银胎掐丝珐琅器制作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 录。 "以银为胎,掐丝为骨,珐琅作魂"是谭志平制作珐琅银器的秘诀。烧制银器成型后,谭志平用极细的银 丝勾勒图案,这一步叫"掐丝"。"0.3毫米的银丝要18次弯折,才能勾勒出牡丹的美。"谭志平说,银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