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牦牛防返贫保险
icon
Search documents
聚焦“五篇大文章”助力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国人保:因地制宜精准浇灌畜牧产业
■本报记者 田耿文 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以下简称"阿坝州")位于四川西北部、青藏高原东南边缘,地表整体轮廓为典型 高原风貌,是长江黄河上游重要生态屏障和重要水源涵养地。这里不仅有高耸的雪山、广袤无垠的草 原、清新宜人的空气,更有漫山遍野、成群结队的牦牛,共同构成了一幅生动而和谐的高原生态画卷。 在这里,旅游和牦牛养殖都是当地的支柱产业。其中,牦牛不仅是游牧文化的图腾,更是万千牧民家庭 的重要经济支柱。 牦牛保险破解养殖难题 近日,记者一行驱车从成都出发,穿过一条又一条隧道,经过四个多小时的跋涉,来到了阿坝州的州府 所在地马尔康市。考虑到高反的影响,记者一行在马尔康市暂作休整,第二天一早出发,前往素有"牧 韵草原牦牛家园"之美誉的红原县。 红原县拥有1164万亩天然草场,这里的高原环境为牦牛提供了广阔的觅食空间和独特的生长条件,使得 牦牛成为当地重要的畜牧业资源。红原县在气候上属于大陆性高原寒温带季风性气候,易发旱灾、霜 冻、低温及大雪天气。 "自然条件下,牦牛冬季要掉膘20%—30%,春季死亡率较高。长期以来,牦牛养殖业处于'夏壮、秋 肥、冬瘦、春死'的传统循环中。"西南民族大学畜牧兽医学院副院长、人保牦牛风 ...
牦牛保险:破解游牧困境的金融密钥
■田耿文 近日,《农村金融时报》记者在阿坝州调研采访的过程中,深切感受到这片高原土地上独特的游牧文明 和发展畜牧业的重要性。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牦牛不仅是游牧文明的象征,更是牧民家庭的经济支 柱。 然而,特殊的地理和气候条件也给牦牛养殖带来了诸多挑战,使得养殖业长期陷入"夏壮、秋肥、冬 瘦、春死"的恶性循环。每年春季都是牦牛死亡的高发季节,这会给牧民造成巨大经济损失。 面对这一困境,保险业挺身而出,主动投身于当地牦牛保险项目。中国人保积极通过创新举措,在当地 开展特色产业保险帮扶,开发牦牛价格保险、牦牛防返贫保险等险种,为当地牧民提供了坚实的风险保 障。 其中,牦牛价格保险在市场价格波动导致参保牦牛出栏市场价低于保险价时,依约进行赔偿,为广大牧 民抵御市场价格冲击提供了有力的兜底保障,助力畜牧业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 值得一提的一个细节是,经人保工作人员查勘后的死亡牦牛,由无害化处理公司拉走,集中进行无害化 处理。这一举措不仅有效减少了牦牛疾病的传播,还有效改善了草原环境,从而吸引更多游客前来旅游 消费,实现良性循环。 阿坝州的创新实践表明:金融工具的巧妙运用,为高寒牧区治理提供了有效的保险策略和方案。 如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