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类玩具

Search documents
下架“毒玩具”,还须“上新”标准
Guang Zhou Ri Bao· 2025-06-11 20:12
近日,"网红捏捏越玩越危险"的话题冲上热搜榜。除捏捏外,《法治日报》记者近日通过调查市面上的 多种流行玩具,例如流麻、徽章、盲盒手办等,发现其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健康隐患。 其实,"标准"一直是源头治理的一个关键词。它是衡量产品质量的尺度,更是强化监管的依据。市场上 有了统一的标准,设计与制造便能从原料、工艺的细节着手,下功夫进行系统提升。对企业来说,标准 像是导航器,引领着质量提升的进程。同时,标准也是产业链上的"通用语言",它促使上下游相互衔 接、协同发展。从根本上来看,标准决定质量,理应成为一种"硬约束"。 尤其对新型玩具,更要及时制定技术标准,细化安全标准,并围绕标准完善准入与问责规则。譬如,有 针对性地实施强制性产品认证,规定生产商应具备怎样的生产资质,从生产线上杜绝"毒玩具"诞生。可 以建立健全危险玩具报告制度,通过多方联动形成一套有效发现"毒玩具"的网络,做到第一时间发现和 警示。此外,可以推行"黑名单"制度,促使监管有的放矢,倒逼生产商强化标准意识和质量意识。 (文章来源:广州日报) 为何"毒玩具"能绕过监管视线,堂而皇之地流入市场?很大程度上与标准滞后有关。现行玩具安全系列 标准仅对8种可迁移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