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稻田甲烷减排方法学
icon
Search documents
上海市农科院为全球贡献稻田甲烷减排“中国方案”
Huan Qiu Wang Zi Xun· 2025-07-03 08:03
来源:农民日报 据了解,自2012年起,该团队依托上海低碳农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科研平台,建立了低碳农业长期实 验基地,开展10余类种植管理模式下稻田系统的温室气体排放与土壤碳汇长期监测工作,积累下了数十 万条数据。同时,系统性地开展涵盖高产低排水稻品种筛选、水分管理优化、肥料精准运筹、秸秆综合 利用、轮作模式创新等全方位的低碳农业技术研发,深入探究减排固碳机理。同步推进方法学开发与标 准制定,形成了包括稻田甲烷减排技术、旱地氧化亚氮抑制技术、农田土壤固碳技术以及秸秆炭化还田 减排增汇技术等一系列稻田减排固碳成果。 利用节水抗旱稻减排甲烷技术是成果之一。该成果充分发挥了水分管理和耐旱型品种的耦合效应,在保 证产量稳定的前提下,具有甲烷减排效果好、可复制易推广的优势。基于该技术编制的旱管种植节水抗 旱稻减排方法学,定义了项目的边界、适用的基准线情景和减排项目活动情景,制定了稻田甲烷、氧化 亚氮排放以及土壤有机碳的核算方法,并严格规范了开发此类减排项目所需满足的条件。 据了解,稻田甲烷减排"中国方案"完美契合《巴黎协定》所倡导的通过国际合作促进可持续发展和减排 效益的核心理念。全球水稻生产国依据此方法学开发减排项 ...
上海市农科院牵头研制的稻田甲烷减排方法学被联合国机构采纳
Xin Hua Cai Jing· 2025-06-25 13:54
这是我国首个自主研发、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稻田甲烷减排CDM方法学,标志着在农业温室气体 减排方法学研究领域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掌握了制定该领域核心国际规则与标准的关键。 相关专家表示,本次"稻田甲烷减排方法学"的生效,为全球水稻生产国,特别是面临粮食安全、减排压 力和水资源短缺的发展中国家,提供了一条经济可行、操作性强、保障粮食安全的甲烷减排新路径。全 球水稻生产国依据此方法学开发减排项目所产生的核证减排量(CERs或未来可转化的ITMOs),有望 进入更广阔的国际碳交易市场,为水稻生产方提供低碳技术,为项目开发者创造碳收益,将有效激活农 业减排的经济驱动力,吸引全球资金流向可持续的低碳水稻生产模式,为全球水稻生产活动甲烷减排与 低碳转型贡献中国原创的解决方案。 (文章来源:新华财经) 甲烷是仅次于二氧化碳的全球第二大温室气体。农业生产活动是全球温室气体的重要排放源之一。其 中,水稻种植贡献了约30%的全球农业甲烷排放,每年全球稻田排放甲烷高达约2500万吨。同时稻田甲 烷减排也是我国农业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环节。 针对稻田甲烷减排世界性难题,上海市农科院生态所周胜研究员率领的低碳农业团队前瞻性地布局并长 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