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羲和号卫星
icon
Search documents
【中国新闻网】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揭示白光太阳耀斑产生新机制
Zhong Guo Xin Wen Wang· 2025-06-13 01:38
2023年9月11日,位于太阳东侧边缘的NOAA活动区13431发生了一次白光耀斑。尽管耀斑能级仅为 C9.3级,远低于通常认为能引发白光发射的M级或X级强度,但却表现出清晰的白光增强现象。研究人 员利用中国一米新真空太阳望远镜(NVST)、"夸父一号"卫星(ASO-S)和"羲和号"卫星(CHASE) 等国产先进太阳观测系统,捕捉到了这一耀斑的精细演化过程。 研究人员发现在NVST的TiO波段观测到明显的白光增强,表现为两个白光核及其连接的丝状增亮 结构。丝状增亮与黑子半影的纤维结构一致,表明白光辐射中包含来自深层光球的贡献。研究人员在白 光耀斑核区域发现了突发的光球涡流运动以及磁场强度骤增的现象。这些迹象表明,耀斑释放的能量可 能通过"阿尔芬脉冲波"的形式从日冕快速传递至光球层。 这些突发的光球旋涡可能是阿尔芬波脉冲在太阳大气中传播至光球层的表现形式。它不仅导致了局 部磁场的增强,也可能协助非热电子进入太阳大气的更深层进行加热,从而产生白光辐射。 通过对ASO-S的硬X射线成像光谱数据分析,研究发现此次耀斑中非热电子能量普遍低于50keV, 这不足以单独使其穿透到光球层。这一现象进一步支持了"阿尔芬波+电子 ...
从“羲和号”到AI心理测评 新中国“光学摇篮”展示前沿成果
Huan Qiu Wang Zi Xun· 2025-05-17 08:22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长春5月17日电 (记者 郭佳)"羲和号"卫星、"天问一号"相机、"鹊桥二号"极紫外相机、双飞翼垂 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等前沿技术成果,17日在中国科学院长春光机所向公众开放参观。 5月17日,长春市民带孩子参观长春光机所先进科技成果。 郭佳 摄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机所始建于1952年,是新中国设立的第一个光学专业研究机构,在奠基中国光学事 业、服务国家需求、培养高级人才和促进光学发展等方面贡献突出,被誉为新中国"光学的摇篮"。 作为中国科学院第二十一届公众科学日长春分会场,该所开放了特种发光科学与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空间光学系统在轨制造与集成重点实验室,直观介绍如何通过在轨组装的方式,将多个单镜 体在太空中进行组装等鲜为人知的知识。 该所志愿者还化身"哪吒"演绎科普故事。通过焰色反应、伯努利原理、静电飞花等炫酷实验,揭秘"哪 吒"法术背后的科学力量,以此呼吁小朋友热爱科学,追求真知。 当天,中国科学院长春光机所下属企业也带来"特殊视觉检查仪""激光打标机""LED护眼灯""快照式成 像光谱仪""AI心理测评仪器"等众多交互性成果。 其中,AI心理测评仪现场展示"读心术",测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