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脏类器官

Search documents
Nature头条:华人学者利用类器官技术,让小鼠体内长出人类细胞
生物世界· 2025-06-17 07:11
撰文丨王聪 编辑丨王多鱼 排版丨水成文 2025 年 6 月 16 日,国际顶尖学术期刊 Nature 在其官网头条报道了一项来自 MD 安德森癌症中心 沈西凌 教授的研究—— 培育出了体内器官中包含人类细胞的 小鼠 。 该研究使用了一种便捷且令人意外的方法实现这一点—— 将人类细胞 (以 类器官 的形式) 直接注射到怀孕小鼠的 羊水 中,这些类器官会进入它们本应所属的 器官中,从而让小鼠幼崽的 肠道、肝脏和大脑中出现了少量的人类细胞,并能够稳定存在。 人-兽嵌合体 是一个令人兴奋但充满挑战的研究领域。研究人员通过诱导人类细胞在动物胚胎中生长,从而得以研究人体组织的发育情况。该领域的长期目标是 在动物体内培育出可供移植的人类器官 。 为了制造人-兽嵌合体,研究人员通常通过将人类干细胞注入另一个物种 (例如猪、小鼠) 的胚胎中,然后在体外培养这些胚胎。 近日,在中国香港举行的 2025 年国际干细胞研究学会年会 (ISSCR 2025) 上,中国科学院 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 赖良学 研究员首次报道了 在猪胚胎中 培育出含有人类细胞的心脏 ,这些胚胎存活了 21 天,在此期间,胚胎中的小型心脏开始跳动。 Na ...
Science重磅:华人团队破解类器官关键难题,培养出具有逼真血管网络的心脏和肝脏类器官
生物世界· 2025-06-06 07:58
撰文丨王聪 编辑丨王多鱼 排版丨水成文 2009年,荷兰 Hubrecht 研究所的 Hans Clevers 等人使用来自小鼠肠道的成体干细胞培育出首个 肠道类器官 , 开创了类器官研究时代 。 此后, 类器官领域 研究成果不断,许多新型类器官和更复杂的类器官不断涌现,大脑类器官用于研究神经发育障碍、肠道类器官用于模拟 乳糜泻、肺类器官用于研究新冠病毒,甚 至还有心脏类器官被送到国际空间站以测试微重力对心肌的影响,这些研究新药开发、精准治疗、再生医学等领域带来了更强大的工具 。 然而,有一个问题一直困扰着类器官研究领域—— 类器官通常不到绿豆大小 ,与人体内的器官不同,类器官没有血管系统来为每个细胞输送氧气和营养物质,直 径超过大约 3 毫米时,类器官就无法再通过直接从周围环境中吸收资源来维持自身,就会从内部开始细胞死亡。 近日 ,斯坦福大学医学院 吴庆明 ( Joseph C. Wu ) 教授团队在国际顶尖学术期刊 Science 上发表了题为 : Gastruloids enable modeling of the earliest stages of human cardiac and hepati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