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析人工血管

Search documents
聚力产创融合扛起主城担当 用好国家战略释放多赢效应同耕“一亩田”的崇川实践
Xin Hua Ri Bao· 2025-06-22 23:16
南通市区北翼有一块沪通合作的"试验田"——南通市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历经15年开发建设, 昔日城郊接合部"蝶变"主城崇川的科创集聚区、产业新高地。 怎样协同提升长三角区域创新能力,更好发挥高质量发展动力源作用?2025年度长三角地区主要领 导座谈会的核心议题,在这片"希望的田野上"有着生动实践和收获景象。 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产业创新又持续推动科技创新。创业之初,修实生物与上海高校合作,实 现国内复杂结构短肽药物规模化生物合成生产技术"零的突破"。产业化好态势又引来多家机构投资,目 前已完成近亿元Pre-A轮融资,用于技术平台建设和多样化管线研发,进而扩大多肽药物产线。 越是"敢打头阵",越能"拔节生长"。近三年,市北高新区培育独角兽企业占南通市总量的2/3,去 年园区经济总量历史性跃居崇川首位,创新能力和创业活跃度在全省省级高新区列第4位,崇川主城"动 力源"作用愈发彰显。 走在前,深植战略协同之根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行至改革"深水区",市北高新区是最早"摸石头过河"的探路者之一。 宝月湖畔的上海市北科创中心,很长时间里都是市北高新区的地标所在。大楼地下停车场,"沪"字 打头的车牌号随处可见。这里是上海最 ...
以破局者姿态“趟路子”,长三角这一年探出了哪些新模式?
Di Yi Cai Jing· 2025-06-06 13:07
2024年,长三角地区生产总值(GDP)突破33万亿元,同比增长5.5%,占全国比重达24.7%;"万亿城市"增加到9个,占全国1/3。 在2025年度长三角地区主要领导座谈会召开前夕,第一财经在走访过程中了解到,上述多项交通、生态、科创、领域的跨域工程迎来重要进展,长三角一体 化的"协同效应"正在逐步溢出,并进一步赋能产城融合。 今年是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的第7年。官方数据显示,2024年,长三角地区生产总值(GDP)突破33万亿元,同比增长5.5%,占全国比重达 24.7%(2025年一季度占比已超过25%);"万亿城市"增加到9个,占全国1/3。 为肩负起"增长极、动力源、试验田"的责任担当,长三角有哪些可借鉴、可参考的跨域共治经验? 沪苏浙交界的水乡客厅·方厅水院(下称"方厅水院")正式竣工、超大规模枢纽"南京北站"中轴线初具雏形、"世界之最"跨海跨江隧道预计8月进入江底…… 持续强化生态共治 从"青嘉吴"看沪苏浙皖一体化绿色生态新进展,方厅水院是源头也是起点。 记者了解到,作为国内首个跨省域房建项目,方厅水院已于日前获得了综合竣工验收。方厅水院坐落于太浦河南岸,总建筑面积约10.4万平方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