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家嘴滨江金融城

Search documents
与城同频,问“道”于心——2025中信泰富地产“外滩道”扬帆起航
Xin Lang Cai Jing· 2025-10-09 01:41
杨浦大桥 风起海上:改革大潮中的个体突围与城市破壁 1993年秋,上海杨浦的空气中混合着苏州河的潮汽与旧工业区的铁锈味。38岁的工程师王建华(化名) 站在杨树浦路尽头,望着英国人1883年建起的杨树浦水厂钟楼依然矗立,红砖墙内机械的轰鸣声仿佛一 个世纪的工业魂灵仍在喘息。 杨树浦水厂与陆家嘴三件套遥相呼应 那时的上海,国营造纸厂正经历市场化改革的阵痛。 他所在的单位,曾是中国机械造纸的摇篮,但如 今光荣榜上的劳模照片已然泛黄,车间里弥漫着纸浆与油墨的混合气味。像他这样端着铁饭碗却嗅到硝 烟味的人,在杨浦数以万计。 但危机之中,往往藏着机遇。 随着浦东开发开放的潮声越江而来,当王建华在《解放日报》读到《东方风来满眼春》的转载,当夜便 敲开了厂长的家门。他带来一份 利用闲置厂房拓展商业印刷业务 的方案,用手指点着规划图慷慨陈 词:"广东的乡镇企业能把挂历卖遍全国,我们厂有最扎实的造纸技术底蕴,为什么不能直接做终端产 品?" 当时,杨浦区聚集了全市1/4的产业工人和1/3的高校。王建华说服厂里以库存纸张和印刷设备入股,联 系同济大学材料学院师生完成纸质改良分析,甚至请来刚成立的产权交易所顾问评估资产价值,就甩开 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