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马头墙
icon
Search documents
文化中国行丨马头墙、天井、徽州三雕 岁月雕琢的建筑瑰宝
Yang Shi Xin Wen· 2025-04-27 23:41
徽派传统民居营造技艺传承人 王辉民:在比较宽敞的厅堂等空间,会采用抬梁式,通过在柱子上搁置梁枋,梁上再立短柱,层层叠叠。而在一些相对较小 的房间或者山墙部分,则多采用穿斗式,柱子之间用穿枋连接,这种结构更加节省木材,而且整体性强。 徽派传统民居以营造技艺精湛高超,建筑装饰丰富多样,文化底蕴绵长深厚,成为中国传统民居建筑的典型代表。2008年,徽派传统民居营造技艺入选国家 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今天的文化中国行,走进安徽黄山,去看看岁月雕琢的建筑瑰宝的魅力。 位于安徽黄山黟县西递村始建于北宋年间,村中保存有大量完好的明清时期古民居,是徽派建筑的典型代表。今年初,按照徽派传统民居营造技艺修缮 的"追慕堂"重新向公众开放,每天这里都会迎来全国各地的游客。 安徽中国徽州文化博物馆馆长 姚昱波:徽派建筑的概念是从两宋开始初步成型,然后经过元代的发展,到了明清开始成熟定型。它实际上就是北方建筑与 南方建筑、南方实地的一个结合。 徽派传统民居以木结构为主,在营造中主要采用穿斗式的结构方式。发展到宋代时,穿斗式与抬梁式融于一体,营造技艺有了较大的提高。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古老的徽派建筑技艺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年轻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