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
icon
Search documents
知敬畏而后担使命
敬畏未知,不断推动科技进步。在原始社会,人们对未知世界既感神秘、又觉恐惧。从农业文明到工业 文明,人们逐渐适应自然、改造自然甚至试图征服自然,在遭受大自然的惩罚后,意识到我们对自然的 了解还十分有限。正如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所写,"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 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21世纪以来,新一代信息技术、生命科学技术、 先进制造技术、能源技术等加速发展,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深远影响和关键作用更加突出。如今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科技进化的速度远快于生物的进化,超越了生物体的局限,人工 智能可以轻易完成人类做不到的事,让人类面临许多新的未知之数。从自然界的未知,到科技界的未 知,都会令人不由地心生敬畏,也正因为有了这种敬畏,人们才会不知疲倦地探索规律。当前,我们比 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需要科技创新发展,锚定2035年建成科技强国的战略目标,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 自主创新道路,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加快科技创新和产业转型升级,攻克 更多填补国内空白、打破国外垄断的关键技术,抢占科技竞争和未来发展制高点,把科技命脉和发展主 动权牢牢 ...
经典常谈 | 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
19世纪后半叶,马克思主义在世界的影响日益扩大。但是,马克思恩格斯却在《共产党宣言》1872年德 文版序言中发出警告:原本作为"改变世界"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正在被固化为脱离具体语境的抽 象公式。为了防止教条主义者将马克思主义简化为"万能钥匙",马克思恩格斯指出,"我们的理论不是 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 马克思恩格斯的警告有着强烈的现实针对性。当时的俄国,正值农奴制改革后的社会转型期。面对俄国 经济结构的特殊性,一些所谓"正统马克思主义者"机械照搬"五大社会形态"线性发展阶段论,断言俄国 必须经历资本主义充分发展才能通向社会主义;而另一些人则提出基于农村公社土地公有制的"跨越 论",主张实现社会形态的跃迁。俄国女革命家查苏利奇深感困惑,就俄国社会道路问题向马克思致信 求教。马克思具体分析了俄国社会矛盾的特殊性,认为俄国可能"不通过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 直接进入社会主义。这种将基本原理与具体国情创造性结合的方法,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本土化发展的理 论空间。 19世纪末,马克思主义遭遇了来自以巴尔特为代表的资产阶级学者和德国社会民主党"青年派"机会主义 思潮的挑战。这些人将唯物史观教条化、形而上学化,造 ...